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失传绝技粉蜡笺是怎样复活的

    ——记安徽巢湖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人刘靖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李睿宸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09版)

        刘靖在展示洒金工艺 资料图片

        真金手绘五言云龙粉蜡笺 资料图片

        冬日里的安徽巢湖黄麓镇,寒风料峭,然而刘靖却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蔓延。站在黄麓镇书香路旁,作为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人,亲眼看着纸笺加工技艺传承基地渐成规模,刘靖百感交集。在这块14亩的土地上,一幢幢大楼正在拔地而起。纸笺博物馆、纸笺加工技艺传习基地、纸笺研发基地——在刘靖看来,传承纸笺技艺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继承家学沉心研究

        刘靖第一次听说粉蜡笺,是从父亲那里。那一年,他刚刚10岁出头。当时父亲正在安徽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作,分管文房四宝。一次父亲从日本出差回来,刚进家门,就兴奋地对母亲说:“我在日本看到收藏的粉蜡笺了,清代宫廷制作的,好工艺,真不该失传。”虽然少不更事,但刘靖还是能从父亲的眼神中读出惋惜与热爱。

        刘靖大学毕业后留在合肥,从事自己喜欢的广告装潢设计工作。然而刘靖的父母却希望他能接手家中的纸加工作坊。“父亲希望我能和他一起将粉蜡笺复原出来。”刘靖回忆道。看着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在作坊忙碌,父亲虽鬓染秋霜仍笃志粉蜡笺研究,刘靖的心被触动了,一股责任在肩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最终,刘靖辞掉了合肥的工作,回到家乡巢湖市黄麓镇,向复活传统工艺发起挑战。

        粉蜡笺诞生于唐朝,巧妙地融合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蜡”两种材料,纸质平滑细密,富于光泽。由于制作精细且价高,粉蜡笺较多应用于皇宫内苑。在清末,粉蜡笺的制作工艺由于战乱等原因而失传。

        粉蜡笺的技术难关主要在于如何使纸笺在美观的基础上易于书写,并保证它的耐光性和抗老性。为破解这一难题,刘靖虚心向业界的老艺人请教,频繁来往于北京荣宝斋、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院等单位之间,搜寻纸笺的历史实物及文献资料,希望从中找到过去粉蜡笺制作技艺的蛛丝马迹。

    千年技艺重现人间

        1997年7月到11月,是刘靖终生难忘的4个月。他在积累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开始向粉蜡笺研究发起最后的攻关。这4个月,他每天埋首于实验用的十几种原料之中,不断比对、分析,当研究到关键节点时,他几天几夜不睡觉,甚至连吃饭都得别人提醒。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尘封百年的粉蜡笺工艺终于在他的手中复活,并且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在刘靖工厂的展品间里,记者领略到了粉蜡笺的风采。在一张红底纸笺上,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飞腾于云雾之中,雍容华贵、威风霸气。据刘靖介绍,这是“手绘描金粉蜡笺”,是在制好的粉蜡笺上描金勾银,绘成传统吉祥图案。

        事实上,粉蜡笺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据介绍,制作一张粉蜡笺需要经过染色、填粉、施胶、施蜡、托裱、挣平等十几道工序。粉蜡笺制成后,若进行手绘描金,则可制成手绘描金粉蜡笺,若洒以金箔,则制成洒金粉蜡笺。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刘靖的工厂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订单。尽管市场需求很大,但是工厂一直延续着订单式生产模式,销售额也仅为每年300万元左右。刘靖介绍,纸笺加工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当,每一张纸笺都需要严格把关。在他看来,粉蜡笺不是一般的产品,它是祖先留下的财富,品质是它的生命,必须坚守,唯有如此,才能使其世代流传。

    匠人匠心传承文明

        刘靖非常重视年轻技工的培养,亲自教他们制纸上色、手绘描金,耐心细致地将核心技艺传授给他们。目前,刘靖的工厂共有员工26人,其中有3人是合肥市的非遗传承人,方希春和刘娇娇就是其中的两位。

        方希春算得上是厂里的老员工了,他于2000年来到这里工作,至今已有18个年头。“我很喜欢这一行,从刚开始的门外汉到现在越画越好,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1986年出生的刘娇娇已来厂10多年。“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份工作,但现在我是真的爱上粉蜡笺了,很高兴自己能为传承祖先留下的手艺尽些力,恐怕今生今世都离不开了。”说这话时,刘娇娇笑容灿烂。

        从2007年开始,刘靖被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开设名为“手工艺体验”的选修课。从最开始的每年授课半个月,到后来的每年授课一个月,刘靖在这之后的7年间,向300多名学生传授了纸加工的相关技艺,其中不乏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

        从2009年起,他又带着纸笺加工的相关知识走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课堂,并受邀先后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等地讲学,传授纸笺加工技艺。

        刘靖每年都会接待前来社会实践的学生,他们中既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也有附近中小学校的孩子们。在这里,他们亲身参与到纸笺制作的各个环节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5年,刘靖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2008年,他被评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由他的工厂传承的“纸笺加工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靖个人也被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刘靖被授予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的称号。

        择一事,终一生。在这个位于黄麓镇杨岗村的宁静院落里,刘靖和他的26名员工用内心的宁静抵抗外界的浮躁,用生命的执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用无怨无悔的坚守书写新时代匠人的追求与担当。

        (本报见习记者 李睿宸)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