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普及国学 传承文明

    ——夏海《国学要义》读记

    作者:陈庄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16版)

        《国学要义》 夏海 著 中华书局

        【读书者说】

        近日,夏海新作《国学要义》由中华书局出版。细心品读,深感该书融汇古今,兼顾中西,义理明达,文气沛然,既是一部学理深刻、结构严谨的学术力作,又是一部向大众普及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佳品。我感佩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丰富的社会阅历、深邃的思辨思想、高超的行文艺术。更敬佩的是,在国学经受了太多磨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的今天,作者长期致力于研究国学,竭诚推荐介绍经典,以通俗化的形式普及国学,体现了当代中国学者在坚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责任担当。

        国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只有全体普通大众准确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学,进而认同国学、尊重国学,文化自信才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正如作者所言,国学知识浩如烟海,国学书籍汗牛充栋,对于初学者及普通大众而言,怎样学国学,怎样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学要义》的写作和出版,正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解构建构的研究方法,聚焦国学义理,抓住核心经典和基本概念,兼以通俗优美的文风,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打开国学之门的钥匙,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普及国学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学是心性之学,重在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它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纵观学术发展史,以注疏的形式,在经典原有框架基础上,对文本字词进行注解的研究方式一直以来居解读经典的主流,而通过建构新的观点、新的视角,重在汲古之精华以启发今人的研究方式一直处于弱势。重在“文献学问”的文献整理作品数量较多,重在阐发国学“德性学问”,出思想、出观点的精品论著较少。两种研究方式虽各有特点、各有千秋,但从当下普及国学的角度看,后者亟须加强。作者一直秉持有别于注释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建构和解构,探索阐发国学“德行学问”的新途径。《国学要义》就是这一研究方法的重要成果。该书由上篇“经典”和下篇“概念”两部分组成。上篇运用解构的方法,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经典的作者、文本、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的角度,分别对《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部经典进行解读和品评;下编运用建构的方法,形成一个整合系统,从概念的历史起源、社会背景、诸子观点和儒家论述的角度,分别对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十个概念进行解读和品评。这种研究方法重在对经典义理的阐释,有利于帮助普通大众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国学要义,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使国学的精神深入人心,让国学的价值充分发挥。

        普及国学需要对国学内容进行创新转化。创新是普及国学的关键所在。纵观历史,国学历经千年仍绵延不息,关键在于立足时代、与时俱进。以国学主体儒学为例,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阐发注释,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朴学等不同发展阶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经典就是源头,立足时代就是活水。《国学要义》以国学经典和概念为依托,渗透着历史基因;对国学的解读赋予其时代内涵,浸润着时代精神,体现出许多新特点。本书首先体现的是视角新。经典是国学的物质载体,概念是经典的精华。作者化繁为简,抓住经典和概念这两个国学核心要素,建构国学大厦的四梁八柱,搭建全书框架,展现国学要义,对于大众来说,记住“五本经典”“十个概念”,就基本抓住了国学的核心要义,便于理解和记忆。其次,是思想新。作者结合时代特点对国学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充分展现了国学的时代价值,有利于丰富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比如,作者通过中西对比,提出了儒家之“信”的局限性,认为儒家之“信”必须改革创新,提升为心中的道德律,改造为契约的灵魂,演化为法治的守护神。作者在结语“国学展望”中深刻地写道:国学的发展既不可能固守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学术框架,又不可能照搬照套西方的学术文化,国学要在古人的思想与今天的现代化实践之间寻找结合点,在坚持中华文化与借鉴西方文化之间探求平衡点。

        普及国学需要在表达方式上符合大众阅读特点。国学著作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庸俗的通俗化,把国学变成左右逢源的方便法门,任意解释,随意发挥,迎合当前流行的时尚;二是做象牙塔里的学问,仅在该领域专家学者等小范围内自我循环,受众面不宽,社会效应不大,辛苦得来的研究成果得不到普及。大众需要的国学著作应该是文笔通俗优美,思想深入浅出,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思想的深度,还要有情感的温度,并兼具学术著作的科学严谨。《国学要义》对经典和概念的阐释,虽融入了作者自身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但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文注文、以人注人,把严守原典作为解读的“红线”。比如,作者解读国学的十个概念,从挖掘词义入手,导出概念的引申义,梳理概念的发展脉络,阐发概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挖掘诸子观点背后的因由,归纳提炼儒家论述的本质内容。通读全书,丝毫感受不到个人的随意发挥、任性议论以及戏谑影射的流俗。同时,走进《国学要义》的文字世界,读者会不禁惊叹书中文字的优美典雅,有情感有哲理有诗意,诗词典故俯拾皆是,妙语连珠信手拈来,把国学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尽情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体会国学的魅力。

        认识国学、弘扬国学、传承国学,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国学要义》将带领你走进国学的殿堂,在这里你将遨游思维王国,感受思想震撼,享受智慧乐趣,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魅力。

        (作者:陈庄,系党建读物出版社编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