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繁忙的港口、人流穿梭的口岸是27.79万亿进出口总额背后的真实场景。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海关立案侦办3260起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24.2%,创历史新高。
通关更快、打击走私更准,都离不开国门把关的高科技“神器”。
H986:具备“一眼看穿”集装箱的神功
上海港、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目前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占有7席。这些港口货运码头成百上千排列得像仪仗队似的集装箱是外贸进出口繁荣的证明,也在时时提醒海关关员,必须提高“查验通关效率”。
在这里,高科技神器H986登场了。H986是一种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以辐射成像技术为核心,借助X射线的强大穿透力,不经过开箱就可以看到集装箱内装载的货物。海关关员通过分析H986的机检图像,还能发现暗藏于集装箱体、货物内以及运输车辆上的暗格及违禁品,可谓是“火眼金睛”,既“快”又“准”。
人工开箱查验,从掏箱到开拆再到装箱,查验完成一般需要2~4小时,而H986机检直接扫描集装箱体,完成全部任务一般不超过30分钟;人工查验不能掌握全部货物的情况,而H986机检能通过图像看到货物的整体装载情况,混装、夹藏等行为无所遁形。
据介绍,过去五年,全国海关装备升级改造和配备力度不断加大,共投入108.56亿元,配备H986、CT机、X光机、辐射探测设备等2156台(套)。
“人脸识别”:快速通关+高效打私
目前,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开通进入冲刺阶段。据拱北海关介绍,该口岸将应用人脸识别、监管云平台等新型智能设施。
2017年11月29日,海关总署在拱北口岸正式启动“人脸识别技术”实地应用测试,项目覆盖拱北口岸进境旅检现场所有监管通道。启用仅半个月,该关查获进境旅客走私违规案件247宗,案值约18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5.8%、7%,对走私活动形成有效打击和震慑。
在拱北、横琴、中山港等3个口岸旅检现场使用的智能机器人小海,是依托大数据、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具有丰富的“听说识看行乐智”感知技术,可提升海关亲和力;也可植入人脸识别技术,快速识别可疑人群,大幅度提高海关打击走私效能。
智能旅客通道:3秒识别,6秒验证
智能旅客通道功能强大,3秒之内即可识别通行证、回乡证、台胞证、各国护照等各种通关证件,6秒之内可以完成风险验证,并做出通道开启或报警决定。
自2017年6月份系统上线以来,深圳海关应用智能旅客通道查获了一批典型案件,罗湖、福田和深圳湾三大旅检口岸共计查获人身绑藏案件20宗,“水客”三次入刑案件56宗,查获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案件5宗。
2017年下半年,包括旅客通关安全监管平台、旅客自助终端、智能查验台等在深圳海关投入使用。通过在旅检现场配备监管新技术新设备,为传统的旅检监管方式带来智慧的大脑,强化正面监管,同时解放现场人力,实现“机器代人”。
环岛虚拟电子围网:全覆盖早预警
通过270台前端摄像头,将岛上海关监管区域的实时景象输送到52平方米高清LED屏上——横琴海关利用环岛电子围网系统,仅用15名工作人员就实现了对横琴自贸片区53公里海岸线24小时全天候的监管。
环岛电子围网监控系统是拱北海关在横琴自贸区成功建设运用的全国海关第一个虚拟电子围网,具有“全覆盖、全天候、全高清、智能化、早预警”的特点。由前端视频监控信息采集系统、环岛智能监控联网平台、环岛越界智能检测网、“人、车、站”结合的动态巡查网、智能化监控指挥管理平台、有线光纤传输网络、移动巡查执法等子系统构成。实现了对横琴自贸区53公里环岛沿线无盲区、实时智能监控,在管住、管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便利人员进出。
通过多种综合监控监测技术手段,环岛监控项目对出入横琴新区的监管货物实行有效监控,为防范和打击走私偷运等违法行为,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
“小法宝”和“超级大脑”:跨境电商加速器
1月24日上午9点半,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沙园区海关监管区域,杭州海关关员正通过监控屏幕对进口跨境商品的实时通关情况进行监控。“嘀,嘀,嘀……”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境电商进口包裹通过流水线进入X光扫描设备,接受海关监管。
2018年以来,杭州海关验放杭州综试区跨境零售进口商品超过370万单。面对百万级的进口量,离不开“小法宝”和“超级大脑”。
“小法宝”是“跨境物联网手持移动设备”,用这个像手机一样的小设备扫码检查,能迅速获取并核对跨境商品的品名、上架、库存等信息,还可以对存疑的商品当场下达布控查验指令,同步传输到海关作业系统中;“超级大脑”是4个相关联的科技系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参数设置对跨境商品是否存在风险因素进行筛查,并通过云端服务器整合各个现场的海关监管数据,提升海关跨境电商的综合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日前举行的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提出,要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加大H986、X光机、“移动单兵作业系统”等各类装备设备的科学配备力度,逐步探索在更多领域实现“机器代替人工”。“2018年,全国海关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实现智能作业、智能分析、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表示。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