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事评说】
照片上是一场田径比赛的现场,赛道分明,千钧一发。但是运动员们蹲在起跑线前,不准备起跑,手里却各拿着笔和纸板。裁判员则侧身观察正在写字的运动员。他们在干吗呢?原来,这场比赛的起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几个字,谁就可以起跑。
这张照片是新华社记者岳国芳拍摄的1952年全军运动会上的一幕。当时,国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全国5.5亿人口中80%为文盲。面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下决心进行大规模扫盲,田间地头、渔船草场,不管何处都是扫盲的课堂,而这场“写字当发令枪”的运动会,恰恰是当时情境下的特殊产物。这是纪录片《国家相册》第二集《一个也不能少》所讲述的故事,它通过一张老照片引出历史,串联起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珍藏的反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民学文化的照片资料,把那段热火朝天、充满生机的时代场景重新推到人们面前。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推出的一档微纪录片栏目,近日刚刚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奖”。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照片,《国家相册》主要面向新媒体受众讲述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将其概括为:个人历史与国家历史的结合,个人相册与国家相册的结合,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要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中国照片档案馆的上千万张珍贵照片在柜子里躺了半个多世纪,偶尔被使用一些,也是从照片到照片的静态平移,从来没有人尝试过以它们为主体拍影片。《国家相册》力主进行跨界尝试,希望突破平面媒体和影视创作的双重传统套路,运用3D特效技术,让照片“串起来,动起来,厚起来”。
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是《国家相册》的关键词。它不跟风炒作热点,不制作另类话题,标题不耸动、内容无噱头,却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浪潮中独树一帜。有网民说它让历史变得真实、震撼,让人看到了光明岁月的浩然正气;也有人评价说它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力作,一场技术和艺术协作的交响乐。
既要拍“家国”,又要短小精悍,宏大主题、五至七分钟,听起来新鲜,实现得了吗?新华社领衔编辑、《国家相册》讲述人陈小波说:“《国家相册》不是一幅幅照片的简单呈现,而是用历史照片搭建主题,虽然是陌生化陈述,但要让大家找到共同情感点,还要与现实有很好的勾连。”
这个微纪录片讲述的是国家大历史,但从来不是大而化之的粗线条勾勒,而是力求找到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结合点,讲“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它的基本模式是:要找到一个比较完整、曲折、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故事作为“主故事”,讲出它的来龙去脉,成为影片的主干;再找到两个“二级故事”,以简约的文字快速讲完;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配以一批精彩照片、关键数据,有时也会做一些阐释图表。
五六分钟,三两人物,几十张照片,1500字解说,这是一集《国家相册》的技术参数。主创人员挖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科考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精彩照片,也找寻历史当事人讲述雪崩后落入悬崖的惊险故事,让故事变得丰满和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为了制作反映民航航线变化的画面,负责特效的编辑按照资料照片一点点加以绘制,再一帧帧进行调整;为了在时间紧迫的条件下实现让照片中的运动员跑起来的效果,他们尝试了三维渲染、逐帧动画等形式,最后通过视频抠图形成动态图,最终实现预期效果……5~7分钟的视频,历史照片是主体,加上讲述、音乐、特效等形式,整部片子活泼生动而又情绪饱满,让人一下子踏进历史的时空中。
在快速阅读和“读图时代”“流量时代”,微视频方兴未艾,但受短篇幅所限,内容大多以生活片段或娱乐消遣为主。《国家相册》无疑找到了一条严肃叙事与轻松阅读有效对接的方式。在这种尝试中,既展示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体现了“内容为王”的制胜之道,又不正襟危坐、长篇累牍,而是“形式为上”,牢牢抓住观众兴趣点,走出了一条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俱佳的路子。
如果说《国家相册》捧着海量馆藏照片的“金饭碗”是天然的优势,那么主创人员倾听时代脉搏,亲近时代声音,则用时代的好锅好灶,烩出了一盘盘精致美味的“小菜”。它们看似精小,却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成为时代盛宴中不可或缺的佳肴。
(本报记者 于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