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

    只为一个庄严的承诺

    ——甘肃陇南文县铁楼藏族乡脱贫一线调研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彭景晖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7日 01版)

        “一方沙子也就200元,怎么报账600元?这笔账是怎么算的?”伴着严肃的质问,厚厚的账单拍在了乡长余石东的桌上,办公室里的空气突然凝滞了。

        修建石门沟村云瀑寺栈道,经费的数额超出预算。前来检查项目资金的审计局工作人员对账目感到疑惑。干部们都为乡长捏了一把汗。

        “走,你们亲眼看看沙子多少钱!不到现场说不明白!”余石东一把拉住审计人员的手,大步走向工地。

        小雨斜拍着山岩,山道泥泞湿滑,运输队伍艰难前进,骡子驮着石料和沙子,小伙儿们扛着木料,进三步,滑两步,一点一点往山上挪。汗水雨水交织,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

        “一方沙子在县城平均卖80元钱,运费是120元,加起来确实是200元,但那只是运到村口啊!”余石东算起了账,“把沙子从村口搬运到景区,汽车上不去,只能靠人扛靠骡马驮,一方沙子最低250元;从景区运到山上施工点,骡子也上不去了,只能靠人扛,一方至少150元,就这个价还请不到人来做!”

        仔细问过做工的人,再看看账目,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终于明白:脱贫项目审计单上是算得清的冰冷数字,它背后却是说不完的艰辛和数不清的汗水。

        这一幕已经过去两年。此刻,山脚下、广场上,冲天的篝火在2018新年的雪夜里燃烧,村民跳起奔放豪迈的藏族舞蹈。已是乡党委书记的余石东再次站在当年还是工地的山坡上。不一样的是,他的脚下,一条精致的仿古栈道在漫天飞雪中延伸向远方。“甘肃陇南文县铁楼藏族乡已如凤凰涅槃般有了新神韵,添了新色彩。”他说,“所有的责任与担当、选择与努力,都只为了那一个庄严的承诺。”

    山寨不能被大山阻隔

        “早搅团,午干馍,晚上杂粮跑不脱。”2011年,文县县委书记苏彦君来到寨子里调研时,内心被这份村民的食谱深深刺痛。“一年到头最常见的蔬菜就是酸菜,地里的玉米和洋芋常被野生动物破坏。”他至今忘不了那时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青稞酒和腊肉只敢用来款待贵客,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过去寨子就是个烂泥沟。村道都是泥巴,下雨走路踢泥水,晴天过车三尺尘。骡马车子说陷在路上就陷在路上。”在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老支书曹代林的回忆里,“穷根”一直深深扎在村子里。

        这个浸润白马民俗文化的乡镇,藏匿在秦岭深处。这里植被茂密,石桥如虹,瀑布飞悬。大山赋予它原生态的美丽,却也长时期隔断了它的发展之路。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时指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这道从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的脱贫攻坚“进军令”,唤醒了沉睡的铁楼藏族乡。在多次深入调研之后,文县县委向铁楼藏族乡村民作出承诺——党员干部带领藏族儿女,变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过上小康生活。

        一场艰苦却振奋人心的脱贫攻坚战,在白马河畔的山腰河谷间打响了。

    “我们的寨子,更美了!”

        村寨里,老老少少,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村道硬化,河道集中清理,牲畜规范养殖;墙面统一刷成整洁的黄泥色,屋顶涂白、房檐刷红,用当地独特的雕刻、图腾装饰房屋内外……

        一年时间,寨子换了新颜:古朴的白马传统屋舍高低错落,晾干的玉米在屋檐下参差摇动,“沙尕”(当地传统帽子)形状的路灯竖立在整洁的村道两侧,文化广场四周绿树成荫,老磨坊水磨的吱嘎声在河谷间回荡,咂杆酒的香味儿伴着潺潺溪水飘溢,古老的村寨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2013年以来,全乡先后有四个村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传统村落,三个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我从爸妈嘴里听到的,和我亲眼见到的、梦里想到的,都不如今天的寨子美!”82岁的省级白马民俗文化传承人曹新庭留下了热泪。在老人眼中,寨子的历史,终于迎来最美的那一页。“过去,村寨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闭塞,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他说,“今天,我们的寨子,更美了!”

        “一个妈妈的儿子”

        每当顾客散去、整理自家的农家乐院子时,草河坝村的村民曹辉,常常会想起干部们拦下他的那一天——“如果当初我没有听他们的劝,此时此刻不知道还躺在哪里的工棚里想家呢。”

        2011年前他是个包工头,带着村民在九寨沟打工。铁楼藏族乡2012年开启新农村建设、开发乡村旅游后,他在党员干部的鼓励下回乡创业,利用积蓄和贷款,与妻子一起开办了乡里第一个农家乐。

        他没有想到,农家乐刚动工不久,好消息便传来——县乡干部帮他又贷到了15万元的创业资金,于是他开挖冷水鱼养殖池,扩大了农家乐的规模。“如今与13户村民合作养猪,与5户贫困户合作养鸡,我们一起致富!”曹辉骄傲地说。

        铁楼藏族乡处于高半山和林缘地区,人均耕地不足两亩,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要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呵护当地文化基因,哪一条都得重视;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哪一头都得兼顾。旧的矛盾、新的问题交织,迫在眉睫的重任、长远发展的使命在肩。如何才能兑现承诺呢?

        县乡干部走出陇南学习经验,走进村寨听取村民建议,挨家挨户调研,逐村逐寨走访,探出路、寻方法。一番努力之后,发展思路渐渐厘清,他们为家家户户送来了“和谐稳定为要,基础设施先行,内抓特色经济,外抓劳务增收,常抓白马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

        “把咱们自己的寨子建设好,我们自己就是金凤凰!”干部们的号召让曹辉心里一阵激动。“如果能在寨子里挣到钱,谁愿意四处奔波?”曹辉当即一拍大腿,有力地喊道,“我不走了!”

        能人曹辉都不走了,很多村民也跟着留了下来。陆续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和曹辉一样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

        村民樊海全谈到过去的日子,只蹦出四个字——靠天吃饭。做一天木工只能挣十几元钱的生活,令他不堪回首。铁楼藏族乡人大主席韩晓文和文县政协几个干部来到寨子驻村扶贫后,他的生活改变了。几位帮扶干部帮助樊海全借贷到5万元扶贫专项贷款,鼓励他办起了农家客栈。2016年,年收入已达8万元的樊海全一家脱贫了!樊海全还听取了韩晓文的建议,在经营客栈的闲暇时间,参加电焊技术培训并考取了焊工证。如今的樊海全很自豪,他说:“歌里不是唱‘一个妈妈的女儿吗’?那我和韩晓文就是一个妈妈的儿子!”

    那笔算不出的人心账

        2015年11月28日,当时的铁楼藏族乡党委书记曹斌和乡长余石东等几名干部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号召振聋发聩,大受鼓舞的曹斌现场对大家做动员:“决战的时候到了,接下来要加把劲,所有工作要往前赶。”

        很快,中央的文件、省里的部署、县里的规划都来到了办公桌上。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脱贫攻坚战对乡里来说,可以具体到村里工地上的一块砖、村民桌上的一餐饭、孩子们书包里的一支笔。要兑现实现小康生活的承诺,乡干部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小沟桥临崖寺旁、康庄桥边、古磨坊和廊桥博物馆的施工工地上,响起了汉藏干部群众一起劳动的口号,人流如织,挥汗如雨。

        建造石门沟村云瀑寺的栈道,资金问题遇到了瓶颈。可是在干部们看来,还有比资金更难办的事情。

        “山陡峭得咄咄逼人,要在这里干重活,即使有了资金,也找不到愿意接活的人。一个人加一匹骡子,一天只驮得动一方沙子,人背着沙袋爬陡坡又慢又危险,累得腰酸背痛脚疼。太苦了,谁愿意干?”余石东说,“没办法,只能依靠自己寨子里的人。”

        陡坡上,深沟里,大家带上所有能用得上的工具,牵上所有成年骡马,三步一停、六步一歇,一点一点驮运石料沙子,一寸一寸修筑栈道。寨子要像美丽蝴蝶般破茧而出,这破茧的艰辛就必须挺过去。

        “资金的账算得出来,但这份情意,真的不知该怎么算,也不知该怎么还!我们从没试过用这么大的阵仗打如此艰难的攻坚战,谁家多出工了,谁家的骡子伤了,谁家天天给送水……很多亏欠的账已经算不清了,也没有村民来算这笔账。”土生土长的藏族汉子余石东充满感激,“我们还没来得及向村民道谢,村民倒先和我们说,‘党的政策好!干部更辛苦!’”

        一个承诺,凝聚了人心。

    履行承诺铺就希望之路

        心中有了一个承诺,生活就有了主题,就像乐队有了指挥,所有的声音都和谐起来,汇成了脱贫奔小康、建设美丽白马村寨的交响乐。

        铁楼藏族乡是白马民俗文化发源地之一,专家学者称之为白马氐文化的“活化石”。干部们担心脱贫过程中丢失传统民俗文化,计划组建白马民俗文化志愿队伍,丰富村寨的乡村旅游文化元素。他们没有想到,动员还没开始,大家就主动找上门,积极加入到队伍中。

        老人们加入进来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曹新庭观念一点也不守旧,他对年轻人说的“民俗文化不能死守过去,要向明天发展”等话语,激励着年轻人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生气勃勃的青年响应起来了。班扎西、班凤祥、曹煜在县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合伙创办了一家自驾游俱乐部,为游客提供自驾游导游、民俗文化讲解等服务。

        姑娘们也动员进来了。90后音乐教师曹靓因家乡需要,从外乡调往铁楼藏族乡草河坝小学任教。她常常在业余时间拜访村里的艺人和文化传承人,研习和收集白马舞蹈和音乐。“老人们唱的歌是口口相传的,我用手机录下来,回去整理。”曹靓热心于这样的收集工作,“我和文艺骨干把这些元素编排进歌曲和舞蹈中,再教给村民。”

        时逢草河坝村白马民俗文化原生态表演队成立,曹靓成了指导员,与擅长唱山歌和酒歌的母亲班海英在表演队里“会师”。在每个节假日,表演队热情表演的“池哥昼”舞、土琵琶弹唱和敬酒歌,为游客带来一场场难忘的民俗文化盛宴。在全乡,这样的原生态表演队已有十支,它们连续三年在陇南市文县白马民俗文化旅游节上大放光彩。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了2018年新年贺词。这个承诺在千村万户的电视机、电脑前回荡,这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在村民耳中熟悉亲切。正是这个承诺把所有的日子都编织起来,编织成歌,编织成舞,编织进村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梦里。

        曹靓说,村寨里的人好歌舞,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情不歌。这个冬天,歌声一直萦绕着美丽的山寨。银白的雪点缀着葱茏的山岭沟壑,从山寨向外望去,干部群众用履行承诺铺就的希望之路,沿着奔腾的白马河,一直通往远方。

        (本报记者 彭景晖)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