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问题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

    ——河南洛阳生态治理从源头抓起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本报通讯员 白云飞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4日 03版)

        蓝天常在,空气常新。洛阳城这个冬季,给了人们大大的惊喜。数据显示,2017年最后两个月,洛阳空气优良天数比2016年多了25天,全年达到201天。天更蓝了,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

        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更是民生工程。如今,洛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把精准为民的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环境改善中感受更多生态获得感。

        集中供热普及率低,是洛阳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也给环境污染防治带来不小压力。2017年以来,洛阳把推进城市集中供热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去年一年,洛阳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3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大幅提高至70.6%,增幅创历年之最,实现了既保冬暖又护蓝天。“终于告别了靠煤炉取暖的历史。”洛龙区中石化李屯社区李秀英说,“这不,空气好了,家里暖了,心里呀,热乎着哩!”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洛阳因水而得名,因水而兴盛。伊河、洛河、瀍河、涧河穿城而过,中州渠、大明渠和铁路防洪渠纵横交错,让洛阳成为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城市。长期以来,洛阳的城市规划建设发展都在围绕河流布局延展,治河治水的实践也从未中断。然而,“四河三渠”水量不足、水质不良、河岸不绿、设施不全、道路不畅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治。其中,大明渠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承担涧西“一五”期间建设的工业区排涝任务。时过境迁,大明渠排涝功能弱化,日渐成了一处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排污渠。

        河渠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2017年下半年开始,洛阳以推进“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截污治污、引水补源、河道治理、游园湿地、路网建设等234项工程为载体,统筹推进水、城、山、园、林、路等综合治理和提升,全力描绘一幅“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生动图景。

        短短几个月时间,大明渠全线截污,沿线建成5个小游园、4个公厕,周边背街小巷环境治理、老旧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铺开,一个环境幽雅、小路蜿蜒的滨水公园呼之欲出。“过去臭水沟一条,现在小游园一座,两个字——真好。”在涧西区工作生活30多年的老张有感而发。

        俗话说:“生态良好,最直观的形象是绿起来。”洛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13%,指标均大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然而,这些高指标背后的绿地并未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活空间的需求。

        长期以来,城市绿化提升往往大水漫灌,用平均数替代了绝对数。比如,一些城市公园面积动辄上千亩,规模虽大,但距离较远的群众则难以便捷地享受;还有些地方,修草坪、造景观,花了不少钱,却用篱笆、栅栏围起,“拒人千里之外”。如今,洛阳提出建设小游园,让绿色布满城市,让小游园贴近群众。

        两年来,洛阳围绕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利用原有城市绿地、水系、闲置地块等,新建、扩建和改造了101座兼具生态、休闲、娱乐、健身功能的开放性街头小游园,群众开窗能见绿、出门可进园,随处可享“绿色福利”,惬意得很。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本报通讯员 白云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