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的行动不便,但当我知道我的血还能挽救一个人生命的时候,我感到很自豪!我真的没做什么大事,就是做了一些我认为有意义的事。”当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身残志坚的王金山步履蹒跚地走上“廊坊好故事”舞台时,他朴实的话语让观众为之动容。1月12日晚九点,一档语言类电视节目“廊坊好故事”活动第四期复赛准时在廊坊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首播。6名复赛选手先后讲述了身边人或自己的好故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廊坊市委宣传部策划主办了“廊坊好故事”活动,用真实的故事展现一个个普通市民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向善向上的精神追求。“廊坊好故事”节目自2017年12月中旬开播后,引起了广大市民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反响和共鸣,四场复赛网络投票页面点击量最高时突破了300万次。
“我们举办‘廊坊好故事’活动是为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廊坊打造成‘好故事之城’,用好故事感染人、凝聚人、带动人,汇聚起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的强大精神力量。”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曦说。
近两个月来,廊坊市各地各单位积极挖掘寻找好故事素材,举办了好故事选拔赛,选拔出《疾控中心的铁娘子》《科技老人的创新梦》《用生命铸就军魂》等48个高质量的好故事进行复赛。复赛分为8组,每组6个故事进行展示,通过现场导师评委、现场大众评委打分,以及复赛后为期一周的网络投票,每场选出1个故事进入最后决赛。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优势进行广泛传播,备受广大群众追捧。
据统计,复赛第一场网络直播关注量达到2.7万人次,首播后6天的专题网页点击量达300多万次;复赛第二场、第三场投票网页点击量分别达到222万、189万次。
一个平凡的人之所以不平凡,不是因为他做的事有多么惊天动地,而是他做了常人能做却没做或没有坚持做的事。
特校教师赵静,是香河县特殊教育学校2004年成立时,第一批主动到那里工作的一名园丁。十几年如一日,她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汗水来浇灌花朵,用心血去唤醒生命。她从不拒绝任何孩子任何时候的一次求助,除去教授文化课外,还要给学生喂饭、洗衣服,为智障孩子清理大小便,解救一个已经出校门、误入传销陷阱的聋哑孩子,她用自己的爱心换来这群孩子对她情不自禁地称呼“妈妈”。
“这样的回报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幸福,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的选择,我要一直坚持下去,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安妮老师一样,教出许多像海伦·凯勒一样的优秀孩子!”在第三期复赛舞台上赵静述说着自己的梦想。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消防战士田正军的身影!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优秀学员田正军,于2017年10月30日晚,在云南红河执行抗洪救灾任务中,不顾个人安危,在连续救出两名被困群众后,不幸被洪水淹没,英勇牺牲。他的事迹一经播出,不仅得到了现场评委观众的高度认可,也在网络投票页面获得了5.8万多票,成为第一期预赛胜出,进入决赛的好故事。
市民在被一个个好故事感动之时,又自发地向周围人讲述着好故事,潜移默化中又在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着。
来自廊坊师范学院95后的大学生孟童,是好故事《爱与生命的呼唤》的讲述者。故事的主人公是霸州市王庄子乡农民许新河,他九年如一日,用无微不至的爱,悉心呵护植物人母亲。“每隔一小时为老人导一次尿,每隔两小时帮老人翻一次身,每隔三小时给老人喂一次流食,每隔六小时给老人喂一次药,半天为老人做一次按摩,一天为老人擦洗一次身子,早晨5点起床,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4小时,九年寒来暑往,日复一日。许新河说,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照顾好妈妈的下半辈子……”孟童眼含热泪、深情讲述,感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所有人。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许大哥用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是我们这些为人子女理应学习的楷模。我们在为孟童加油投票的同时,要以许大哥为榜样,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廊坊师范学院学生王洁说道。
廊坊好故事中,包括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热心公益、诚信守法等不同主题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事例。
一个个好故事犹如一个个火种,在寒冷的冬季发光发热,在广大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始于聆听感动、进而争相传颂、再到学习共勉的升华。
“我们会持续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发现典型、选树典型,以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参与其中,通过先进典型引领带动,进一步弘扬道德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廊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雪梅表示。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张迪 孙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