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

    综艺节目岂能渲染“撕”和“斗”

    作者:张文琪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3日 05版)

        不知从何时起,综艺圈流行起一句话:无撕不综艺。选秀节目、相亲节目、求职节目,几乎都在人为地刻意制造冲突,设计悬念,设置话题,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舞台上的“激烈交锋”,刚开始还能吸引大家的关注,但渐渐地,观众发现很多都是“套路”。这种“套路”不仅是对观众情感和智商的欺骗,更是一种“艺术造假”,助涨了综艺创作中的浮躁气息,污染了艺术生态。

        观众大都是感性的,刺激眼球的永远能吸引注意力。假如没有“撕”和“斗”,如何保证收视?这就需要综艺节目进行新探索,努力在“竞演”模式之外开辟出更多可能。

        近一两年,不少综艺节目已经在进行探索。比如,江苏卫视的音乐纪实类节目《中国乐队》,没有足够的冲突矛盾,也没有强烈的话题性,有的是对执着于原创音乐创作与传播的音乐人的聚焦。围绕着乐队的发掘、呈现、成长的线索,节目组深入全国各地,寻找优秀的乐队及原创作品,用纪实手法展现歌手们的学习、排练、生活,讲述他们在舞台之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平铺直叙、原生态、没有“撕”和“斗”,是这个节目的最大特点。以纪实的方式回到原生态的艺术生活中,看似少了舞台上的争奇斗艳,实则把艺术的真实展现给了观众。在充满“设计”的综艺舞台上,这种真实的东西,更有魅力,更能让人信服。

        综艺节目的核心是“艺术”,为了增强观赏性,可以插科打诨,可以有矛盾冲突,但不能忘记艺术初心,因为不管形式如何花哨,竞演如何激烈,综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比如,山西卫视的《伶人王中王》,把不同剧种的名家汇聚到同一个舞台之上,用电视综艺的形式将戏曲这种日益小众的艺术与社会大众进行连接,让古老戏曲努力与新时代接轨。没有了“撕”,没有了“斗”,综艺节目的舞台上也就少了一些浮躁,创作人员便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对艺术芳华的探索和追求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艺节目已经走过了引进模式、简单模仿的初级阶段。在观众审美素养不断提升的新时代,要想不被市场和观众抛弃,综艺节目必须大胆创新,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创新未必生,但同质化肯定死。在电视综艺“试错”空间越来越小的今天,每一档节目的创新性尝试都值得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乐队》《伶人王中王》等对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大胆探索都是值得肯定的,它至少让综艺节目观众在“撕”和“斗”之外看到了更多可能。

        (作者:张文琪,系陕西师范大学博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