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新《天黑得很慢》(长篇小说)
载《人民文学》2018年第1期
小说倾心于探究老龄化难题和老境体察,让我们从中体会人生终点前的种种情状。作者既犀利抨击了利用老人们希望延年益寿心愿而制造骗局的伪科学行业,也温情刻画了虽与老人无血缘关系但尽职尽责的养老护工,尽心陪伴老人到最后一刻的场面……这些情节在小说中都渐渐汇聚为情和义,在平常人不平静的心中无限重叠,温度、道德、筋骨都活化在小说里并渗透到了褶皱深处,人文关怀的广角使得以前并未足够凝视过的老年护理人群有了被表达的机缘。作家对现实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疼惜使这部“有心”的长篇作品提供了善良朴素又新鲜奇特的创作样本。
莫言《等待摩西》(短篇小说)
载《十月》2018年第1期
莫言终于又以新的文本进入广大读者的视野。小说《等待摩西》保持了莫言惯常的叙述语调,第一人称、生动、幽默,只是更显平静,过程的放松与结尾的节制传递了复杂的人生况味。
王祥夫《混搭》(散文)
载《江南》2018年第1期
《江南》今年开设新栏目“另类时光”,每期约请一位作家写一写自己日常年月中任性或另类的有趣时光,由此展示作家在文学之外的另一面生活状态。此为第一篇。在作家、画家、古玩领域都游刃有余的王祥夫,在这里……作者用轻快、戏谑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日子。喝酒、侍花、教育,父亲都有自己别样的一套方法。在斑驳的时光里,他的象牙烟嘴,他的皮夹克,他的花样滑冰冰鞋,像他喜欢的侦探小说一样有着亲切和悬念的味道。这一生中,父亲长得帅气,带着流气,做事硬气。在这些气场里混搭出的最好作品,就是那个带有艺术玩心的我。
霍香结《灵的编年史》(长篇小说)
载《收获》长篇专号2017年冬卷
这部作品是作者结撰十五年的精心构思,最终以百科全书的结构方式,加之丰富的知识想象力所呈现出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元初至民国的时间跨度、以欧亚大陆直抵中国腹地的空间幅度,抟取中西方知识的精华,虚构了一种“法穆知识”,并以该知识所波及的个人命运、历史褶皱、伦理转换为书写场地,展示出复杂的世界观和庞大的知识系统,并显现出向内探求的微妙和深度,显示了作者对文体创造的野心与能力。其丰沛、精密、光润的细节,让人惊叹。
刘庆邦《母亲最后的日子》(报告文学)
载《北京文学》2017年第十二期
母亲癌症,生命垂危。作家刘庆邦从京城回到老家,日日夜夜陪护母亲,听母亲讲述此生眼中的沧桑世事、人间百态、世道人心和社会变迁。作家以真挚的情感、沉重的心境和冷峻的笔调,写出了这段特殊生命历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视角独特,观察细致,内容丰富,思想敏锐,是作家心路历程和生命历程的一段真实袒露。
周鸣《航母故事》(中篇小说)
载《解放军文艺》2018年第1期
这部作品聚焦到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作品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用中国画中“工笔”的方式将“辽宁舰”的“今生”现于纸上。初读《航母故事》,会感到作者并没有写“航母”,甚至没有“故事”,而是以航母为背景,呈现了几位从不同岗位聚集到航母的女性的生存细节与心理变化。小说虽然时时强调航母工作的庄重与严肃,但女性的浪漫特质却消解了这种不容差错的单调枯燥生活,使得“大国重器”这一重量级题材读起来更加轻松。在“厚重感”与“亲切感”之间,作者也找到了平衡,他没有用惯常的崇高与理想去遮蔽她们日常中的孤独、苦闷、焦虑,反而予以尽情的细腻描写与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