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金沙讲坛:人文成都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作者:本报通讯员 钟声 本报记者 张雁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31日 02版)

        11月3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总撰稿人杨禹作客金沙讲坛,为成都市民解读十九大精神。300人的报告厅里挤进了400多人,过道、阶梯坐满了听众。这样火爆的场景,金沙讲坛工作人员已习以为常。这一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成都市社科院承办的讲坛自2009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先后邀请450余位嘉宾围绕“讲好成都故事、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做了数百场精彩纷呈的讲座,成为人文成都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聚正气: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四川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彭静表示,杨禹结合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十九大精神作了精彩的解读,进一步增强了她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这只是金沙讲坛“十九大专题系列讲座”的其中一场,除了进高校,讲坛还走进机关、企业、社区等,第一时间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到基层,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通过传播改革、法治、文化、社会治理等内容,讲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12月,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政治委员翟风竹走进金沙讲坛,通过介绍川藏线这条连接成都与拉萨的险路,讲述了人民子弟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473万网友参与了光明网的现场直播互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以“乐以和其声——我的音乐情缘”为题,与金沙讲坛的观众分享了自己的音乐感悟。从事文化传媒行业的80后市民陈伟听完表示:“我们需要这样高雅的讲座和音乐来增加涵养。”

    接地气: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沙龙

        前不久,成都市的100多位市民给金沙讲坛主办方寄来了联名贺信,信中说:“我们无法用语言形容对‘金沙讲坛’的喜爱,这‘名家荟萃的大讲堂,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沙龙’,已经成为了解和学习国家政策的一个窗口。”

        西北中学政治课教师于健,多年来像追星一样地追讲坛,不仅坚持听,而且认真记,每年都会整理出20余万字的听讲笔记。李肇星谈外交艺术与国际关系、谢春涛谈全面从严治党……虽然报纸会全文刊登讲座内容,但他说还是愿意用笔现场记,“就像上学记笔记一样,享受这种学习的过程。”

        市民想听什么、想见什么人,金沙讲坛就组织专家对选题和演讲人进行筛选和论证。针对年轻人的需求,请来了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到场1300多位观众几乎都是年轻人。讲坛还陆续推出了“廉政大讲堂”“法治大讲堂”“天府文化讲堂”“道德讲堂”等讲座。讲坛工作人员自豪地说:“总有一‘款’适合你。”

    树风气: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王蒙、易中天、康震、白岩松、敬一丹、水均益、杨澜、张国立、六小龄童、聂卫平……众多名人大家莅临讲坛,内容涵盖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现场观众累计超过40万人次。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金沙讲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有了众多铁杆粉丝。70多岁的胡燕芹就是其中一位,不仅每次讲坛准时到场,而且回家还在社交媒体写心得体会,她说:“我很高兴有金沙讲坛陪伴我,用优质的精神食粮涵养我生命的空间。”

        当下,聆听讲座,已成为成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金沙讲坛负责人表示,今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内容,努力为成都市民奉上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不懈努力。

        (本报通讯员 钟声 本报记者 张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