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诚信的价值追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更加突出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12月1日,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在四川绵阳游仙区举行第66场活动,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应邀向600多名现场听众和观看直播的网友作讲座,分析新时代的诚信精神及其价值意蕴。
活动由光明日报编委张碧涌主持。他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组委会将精心组织系列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征程上鼓足干劲、奋勇前进。
近年来,游仙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固本强基的基础工程,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游仙改革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诚信精神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崭新的时代特质。”杨晓慧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精神讲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诚信理念,赢得了现场听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好生活呢?
“在我们的体验和理解中,美好生活不仅要有好的生活基础与生活条件,要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起,更重要的是要有‘好人、好事、好氛围、好心情’。”杨晓慧说,好人好事都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诚信就是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美好生活首先应当是讲诚信的生活。
杨晓慧说,培育诚信精神重在落细落小落实。要以弘扬传统诚信美德为切入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推动诚信精神的回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现场听众和收看直播的网友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要将诚信精神落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推动诚信精神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