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一流人才,从何生长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带来的思考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6日 05版)

        清华大学校园一角。樊甲山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第一届CSSBL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新华社发

    编者按

        对于正行进在“双一流”征程上的中国大学来说,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没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双一流”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近日清华大学迎来新一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清华的本科教学有何经验?短板在哪?世界一流的教育教学生态怎么构建?记者跟随评估团的紧密行程,希望以“解剖麻雀”的形式呈现清华的本科教学实践和专家的建议,也希望在甄别、取舍与改良后,这些实践与思考能对其他中国大学有所启发。

        11月7日下午,坐在被称为“学神争霸”的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场里,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加里·麦卡洛克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

        参加答辩的16位清华本科学子里,最打动他的,是来自云南的彝族姑娘钟玲。3年前,凭借“自强计划”加分才进入清华园的她没听说过SCI,甚至没用过手机、电脑。如今,她4次赴海外名校访学,成绩也从班级倒数逆袭为全系前列。

        “她让我看到了教育真正的价值。”加里·麦卡洛克说。接下来的3天里,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组评估专家,他和来自海内外的其他13名大学校长、教育专家一起,深入到课堂、图书馆、操场等这些大学最基本的“毛孔”里,为清华的本科教学工作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中西医体检”。

        在中国大学向“双一流”全面发力的今天,他们试图寻找:一流人才,从何生长?

    “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华的创新精神”

        11月6日中午12点,合起桌上厚厚的一沓试卷、论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急匆匆地向清华学生紫荆食堂走去。

        此时,正是下课时分,食堂里人头攒动。丁烈云买了碗面,看两个男生旁边还有空位,就势坐了下来。

        “几年级了?”“清华给你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对学校的本科教学有什么意见建议?”……一边吃面,一边拉家常,这位评估专家组组长想看看清华本科教育最真实的一面。

        不事先通知授课教师、临时抽签决定访谈对象……11月6日到9日,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清华大学迎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由6位院士校长、4位海外专家组成的“豪华”评估团为清华本科教学“问诊把脉”。

        一段时间以来,提及“本科教学”,总是与高校砸钱“重奖”有关。这背后,是多年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窘况。“我们希望通过对清华的评估,总结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经验,进一步夯实本科教育根基、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为全国本科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示范、标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教学评估处处长刘振天告诉记者,“双一流”建设名单落地仅两个月,这场“检阅”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新时代对一流人才的呼唤日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的本科教学如何布局?

        听看课106节次、深度访谈196人次,调阅31门课程的4269份试卷、38个专业的1163份毕业论文,考察4个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连日来,评估组马不停蹄,从不同维度考察了清华的本科教学状况。

        “清华为实现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而实施的全球战略以及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体系令人印象深刻。”在清华艺术博物馆,一场“闯世界学生总结分享会”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杜宁凯感触颇深,“相比于10年前我初次到访,今天的清华大学更加全球化。更多学生有机会出国学习或实习,回国时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全球理解更加深刻,这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评估组专家、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更关注本科生是否具有接触科学前沿的机会:“清华本科生不但与外国顶尖大学交流频繁,还作为第一作者5年内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这些极佳的例子在世界上包括先进的欧美大学并不常见,值得推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华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仅是指清华先进的在线教学系统和数字应用,而且是根植在本科教学中的深刻理念,清华培养出了一大批擅长团队合作、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帝国理工大学副教务长包秀堤感叹,“这一点,已经超过了我所接触过的英国、美国很多世界一流大学。”

        尽管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但走访中,专家们却对如何做好本科教育达成了共识。

    一场中国大学的集体反思

        11月9日下午2点,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议在清华主楼举行。

        在通报评估组工作内容后,丁烈云代表评估专家组发布了对清华本科教学的整体评估意见:“清华大学的办学定位跟国家、社会的需求是高度一致的;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设立的目标是高度符合的;学校通过综合改革,以育人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教学质量保障运行体系是有效的;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是高的。”

        “一所大学和她所培养的人才,在一个大国自强和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放眼全球,也是少有的精彩!”丁烈云表示。

        思考并没止步于此。

        “清华不仅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更应该是世界顶尖大学的中国模式。”丁烈云希望,能借此次评估为其他中国高校提供镜鉴。

        今天,回归大学育人的本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趋势。构建世界一流的本科教学生态,中国大学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尽管培养出不少拔尖创新人才的“学堂计划”给丁烈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直言“部分一流不等于总体一流”:“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一般都是精英教育,特别是清华,培养的是‘精品’,可以说部分学生享受到了培养‘精品’的精英教育,但发展还不平衡。大学应该有更多的像‘学堂计划’那样配备师资、组织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更多学生当作精品来培养,甚至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精品来培养。”

        “现在清华学生要修170个学分,要求太高。学科内容应该随时检讨,并非愈多愈好。”郭位认为,应该重点思索课程设置体系,“学校应该减少依靠课堂传授的学分、多提供思考的研发空间,让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大一些。”

        这和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准确地说,清华目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处于‘产品’性质的大规模培养,而不是‘艺术品’性质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阶段。比如,小班化教学普及率不高,鼓励教师开新课、探索教学互动的政策激励不够等。”

        “人文学院规定教师课程工作量是96学时,社科学院是112学时。但许多教授每年教学工作量都远不止此数。”评估组副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更关心人文社会学科的师资配备,“教师工作量过大,就没时间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这样的师资数量和发展状况,无法保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

        刘振天认为,与其说这是对清华本科教学的一次“望闻问切”,不如说这是一场中国大学的集体反思:“主要是教学观念、管理、质量保证,尤其是通识教育方面较薄弱,离全面一流有差距。这也是其他一流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在全球视野下重新定位中国大学

        对于一条条辛辣的意见,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态度是“照单全收、付诸行动”。

        事实上,早在专家组进校的见面会上,邱勇就当场亮出了本科教学工作的4条“家丑”:教师关心和热爱教学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多样化发展不足,部分专业课程挑战度不够,高质量通识课程数量不足。

        而在校方此次提供给评估组的自评报告中,更是用了整整1章、21页的篇幅总结了清华在近年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其中,不乏“人才培养目标面临功利化的侵蚀,学生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念、胸怀视野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培养模式单一,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关注不足,留给学生自由发展、个性成长的空间不够”“课程深度、学业挑战度有待提高,学科交叉融合有待深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言辞。

        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问题找到了,怎么破解?

        加里·麦卡洛克建议,今天,迫切需要在全球视野下定位中国大学的办学宗旨:“一所大学的成功不在于为投资银行输送多少人才或培养多少高薪获得者,而在于培养多少毕业生用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造福整个社会和帮助弱势群体。世界一流的大学是能激发人类理想的大学,是能够超越和超脱当今日益商业化社会的大学。”

        “从全球高校来看,没有一流艺术学院的大学,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只有真正把理工医的专业教育和高水平的人文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才最容易培养出‘帅才’、领军人才,培养出‘乔布斯式’的人物。”谢和平建议,中国大学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文艺术教育。

        丁烈云则期待,能进一步协调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将更优质的学科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学科与专业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型大学普遍关注的问题。清华比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通过推动高水平教师队伍上讲台、国家研究平台向本科生开放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不够,还要要求更高。”

        值得欣喜的是,在随访审核专家组工作的几天里,记者看到,有些变化已经在校园里悄然发生。

        招生在变,原有49个招生专业被整合为16大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绩单在变,等级制取代了百分制,多把尺子量人,弱化学分绩的度量功能,让师生不仅关注知识的习得,更注重能力的提升;18门高挑战度荣誉课程,15个第二学位、13个辅修专业和一批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被推出,学生的学术志趣被进一步激发。

        这些改革举措,有的已经成功地楔入了大学原有的运行体制中,成为创建“双一流”最坚固的基底;还有的正潜移默化地消解着大学的沉疴顽疾。

        但清华校方也坦承,对问题的改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理念方针的实现、计划措施的到位、教改的最终落实,还是要靠老师和同学,靠一整套培养方案、一门门课、一个个课堂、一次次师生互动而落地。”翻开清华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几易其稿写成的自评报告,最后这样写道。

        而面对问题,邱勇再三强调的只有三句话: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清华将持续改进本科教学条件,不打折扣;不断提升本科教学理念和方法,永远在路上。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