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以国学之美展少年之志

    作者:韩雪莹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4日 15版)

        前不久,青少年国学益智节目《国学小名士》在山东卫视播出,掀起了新一波“文化热”。不过,区别于此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对诗词、汉字等传统文化细分题材的聚焦,《国学小名士》立足“唯美国学”的概念,将六艺以及服饰、建筑、民俗等更广泛的国学领域都纳入考察范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励青少年崇尚国学之大美,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立志向国学,少年名士多”。《国学小名士》的差异化创新,不但体现在对“大国学”的传承弘扬,更体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精准定位。节目组从十万余国学少年中精挑细选出108位参赛选手,他们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具有丰富的国学知识储备和个性化的舞台表现能力。这其中不乏中欧混血的面孔、在法留学的京剧爱好者、精通英语的诗词达人……选手们既是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的传承者,更是世界多元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国学小名士》在赛制的设计上颇为考究。节目组从108位“国学小名士”中遴选出北斗“七星团”——首先是“百里挑一”环节,“现场百人团”同时竞答,全部答对且用时最少者即可挑战首发“七星”;百人团优胜者挑战成功即可替换“七星”选手,并在多轮“换血”之后,决出7位实力最强的国学少年参加冠军争夺赛。在惊险刺激的比拼背后,还有节目组对比赛环节的精心设置:每期节目针对不同的历史朝代深挖国学底蕴,“一对一”挑战赛中又通过“层楼摘星”“九攻九距”等游戏模式决出胜负,处处融入中华传统的文化元素。兼备娱乐性与文化性的节目制作做到了“向经典致敬,展少年风华”,带领观众在浩瀚的国学海洋里领略文化魅力。

     

        为了突出专业性,节目邀请三位文化学者坐镇点评团,为选手答疑解惑。他们对每道题的细致分析都令人回味无穷。那些流淌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故事和人物,在三位学者或严谨或风趣的知识延展中丰富了人们引人思考的空间,也加深了青少年对于生活和实践的理解与认知。有了思想的碰撞,胜负已不是主题,“寓教于乐”大抵如此。由此看来,《国学小名士》不仅是一档综艺节目,还是将国学文化进行传播的共享课堂和权威平台。

     

        作家马伯庸在节目中论述:“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知书达礼、明智识度,即可称为‘名士’。”而在节目的呈现中,选手们的现代“名士”之风尽显,少年风骨中的正能量深深感染着观众。内修于心、外修于行,君子之争、惺惺相惜。在国学知识切磋的过程里,“小名士”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言一行都流露着国学浸染的人格魅力与文化修养。无论“七星”之位最终由谁坚守,选手们都不忘彼此勉励,甚至在台下也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朝气蓬勃的国学少年展示了君子风采,诠释了什么是当今社会真正的“名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能为今天的电视节目创作提供宝贵的财富。但在追求文化类综艺节目热度的同时,也切忌扎堆盲从。《国学小名士》以从“大国学”的概念下提炼出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为核心要义,将传统文化的青春化表达作为突破口,让国学中蕴藏的内涵与哲理以年轻的姿态得以展现。在互联网娱乐文化盛行的当下,聚焦少年的《国学小名士》如一股清流,滋润寻找精神慰藉的心灵。期待今后能有更多展现少年之志的优秀文化类综艺作品,让“名士”风范成为新生代的审美主流。

     

        (作者:韩雪莹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