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开启亚太发展新时代

    作者:李曾骙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0日 10版)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越南岘港举行,习近平主席将第五次出席APEC会议。这是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国际多边会议。

     

        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新方位,中国领导人将在此次APEC会议的舞台上,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愿景,宣介中国发展给亚太和世界带来的新机遇,为亚太大家庭的发展繁荣注入新的中国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全球经济出现了向好势头,但不稳定不确定的“黑天鹅”仍不时给世界发展投下阴影。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APEC各经济体如何共同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如何共同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如何共同为亚太合作发展的“后2020愿景”谋篇布局,开启亚太发展新时代,为世人瞩目。

     

        开启亚太发展新时代,中国智慧主张发掘开放型经济新动力。

     

        无论是在2013年世界经济低迷的巴厘岛,还是2016年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关键挑战的利马,习近平主席在APEC讲台坚定中国态度——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坚定不移提升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APEC组织成立的初心,也是中国参与APEC组织的初心。

     

        2013年,中国呼吁加快实施亚太自由贸易区战略。2014年,APEC成员在北京雁栖湖畔历史性地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进程。亚太区域内已经成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使中国与东盟国家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去年双方贸易额高达4522亿美元,包含整个亚太区域的自贸区一旦成立,对亚太以及世界经济的贡献不难想象。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是本次岘港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在逆区域化不断抬头、不确定性突出的当下,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是APEC成员迈向更高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起点,必将为亚太的开放型经济发掘出新动力。

     

        开启亚太发展新时代,中国智慧主张打造共同发展新机遇。

     

        2014年,北京雁栖湖畔,APEC成员共同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

     

        “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着亚太区域的互联互通水平。“互联互通”也从纸上的文字,变为亚太地区贡献一半世界贸易额的成绩;从领导人探讨的议题,变为亚太地区的一条条高铁、一道道通衢;从媒体头条上的标题,变为如今亚太人民相亲相近的民心相通。无论是越南“两廊一圈”建设、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还是秘鲁奉行的面向亚太的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还与亚太大部分国家实现政策对接,互联互通发展的未来可期。

     

        凝结中国智慧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未来,高度的互联互通水平,势将为亚太的共同发展打造新机遇。

     

        开启亚太发展新时代,中国智慧主张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1994年,APEC经济体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茂物确立了发达经济体成员、发展中经济体成员分别在2010年、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23年弹指一挥间,APEC亟须加紧规划更加长远的合作愿景。“后茂物时代”,中国主张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亚太各经济体发展阶段各异,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亚太各经济体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成员对打造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的态度是相近的,对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亚太的未来系于整个亚太今日的抉择,系于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在新时代,中国智慧回应世界呼声,为“后茂物时代”提供有力引领,也将为开启我们共同的亚太发展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曾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