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直击】
质量与品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集中体现企业竞争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供需结构升级,根本出路在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质量强国 品牌立国
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是经济发展振兴的基础,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因素。专家们认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中心,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是根本途径,所以,质量品牌工作,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总牵引。专家们提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防范金融风险,适应经济全球化,必须转向依靠质量求效益,依靠品牌求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要的是质量品牌建设。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马传景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实体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有效供给不足,而且经济效率明显降低,存在资产价格火箭式上升、金融企业脱离实体经济两大结构失衡等问题。
品牌建设是现代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速,品牌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动力。山东社科院王爱华认为,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应当充分利用品牌开拓市场,不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引领产业输出,营造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长的国际化环境,从而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为此,应当培育品牌引领“走出去”的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引领“走出去”的境外园区、优化品牌引领“走出去”的产业结构、创新品牌引领“走出去”的境外投资方式。
当前,我国在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但我国品牌建设长期处于低端,品牌建设依然是短板和薄弱环节。山东女子学院张可成对我国质量与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了归纳,认为低端制造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领导品牌不强,传统历史文化中的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现代质量管理起步较晚,只有强化品牌意识,注重供给质量,我国经济才能在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领先发展。
制度护航 文化引领
推动质量品牌发展,要注重完善制度体系,搞好质量品牌发展顶层设计。要不断构建完善适应新常态发展的质量标准、质量监管和品牌评价、保护体系。上海社科院谢京辉认为,中国品牌要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必须有标准的支撑,培育自主品牌,确保产品品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注重技术和创新,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品牌建设,需要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山东工商学院许衍凤认为,质量是基础,品牌是保证,品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必须通过创新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要充分传承中华“老字号”品牌锻造发展中的工匠精神、诚信精神。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推动品牌建设,要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厚植品牌文化基因。专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优秀品牌的价值追求。山东省委宣传部企业宣传处李庆义介绍,厚道鲁商倡树行动指导委员会以创建“诚信鲁商、和谐鲁商、责任鲁商、文化鲁商”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引导企业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齐鲁风格、时代特征的新鲁商文化品牌,进一步传播了山东品牌的影响力。
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品牌信用度,打造科学的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中央财经大学张云起认为,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最核心的内容是商务的信用问题,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发展信联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构建新的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山东大学孙曰瑶认为,一个商标品牌信用度越高,该商标所承载的服务选择成本越低,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越大,提升品牌信用度,能够显著提高顾客的选择效率。只有抓住质量品牌,企业才能抓住顾客、抓住市场、抓住未来,才能实现转型发展。
共建共享 责任共当
质量建设与品牌建设相辅相成,互促互进,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让提高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使重视品牌、创造品牌成为社会风尚。
推动品牌高端化,要构造特色鲜明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品牌体系,提升品牌生态竞争力。山东财经大学熊爱华提出,区域品牌建设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政府要搞好品牌体系设计,搭建起区域品牌的营销推广平台。山东工商学院俞国方认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消除“一损俱损”、实现“一荣俱荣”,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产品生产者等都要以不同的角色担当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信誉,促进地理标志产品有效增值的责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刘均国通过比较分析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的品牌建设,建议政府、企业及个人都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产品质量,融合民族文化以丰富品牌内涵,引导社会消费理念转变。
关于农业品牌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尹世久认为,农业“三品一标”的健康持续发展,既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他进一步提出,农产品认证标志和品牌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实施品牌化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关于工业品牌,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李国芹认为,推动制造业发展,必须抓好质量和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活动推进平台三类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制造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关于服务业品牌,临沂大学陈令军提出物流企业品牌构建的传统文化观,认为“传统文化有助于扩充对物流企业品牌的认识,传统文化为物流企业品牌打造提供方法论指导,传统文化具有促进物流企业重构发展模式的重要价值”。关于文化品牌,山东社科院徐建勇认为,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以文化名牌战略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