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五年】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在遵循文化传播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外文化传播坚持以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强化国际传播话语权为目标,在思想理念、制度建设、传播手段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使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
在思想理念上,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从突出数量规模逐步转向强调内容质量。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目标在于围绕中国理念、制度、文化和发展模式等重大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论述,提供一个以中国立场为轴心的叙事框架。与此同时,坚持求同存异、融通中外的原则,就必须重视对外话语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以开放包容的沟通姿态,以人们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
在制度建设上,十八大以来,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保障下,新闻出版、影视艺术、文化博览等核心文化产业以一系列重点工程为抓手,形成了成熟的对外传播实践模式。比如,在出版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实施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构建内容生产、版权交易、营销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全方位的出版业“走出去”格局;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资助文化“走出去”,截至2016年,共资助对外传播交流项目66项,资助资金总额约1.14亿元。这些举措有效拉近了世界各地民众与中国文化艺术之间的距离。
在传播手段上,各类文艺作品纷纷采取讲故事的文化表达方式,使中国文化润物无声,让中国精神直抵人心。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虎妈猫爸》《父母爱情》等中国电视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以及拉美国家播出,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不断拓展和资本力量的愈发壮大,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步伐也大幅加速。除了在世界各地举办各具特色的中国电影节,还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国内电影企业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合作水平,建设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上的零碎状态,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不少影视作品从制作到发行各个环节已经开始强化国际传播意识,克服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水土不服的问题。
在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方法的指引下,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文化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文化传播将在指导思想、制度安排、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发展,在下一个五年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黄典林,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媒研究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