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9日 星期六

    横断山脉的跋涉者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星耀武归国创业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9日 04版)

        【归国情·创业梦】

     

        “我不后悔回国,现在国家强大了,只要你做得足够好,国家就能给你很好的工作条件,让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星耀武毫不迟疑地对记者说。当9月2日记者见到这位留学瑞士和美国归来的博士后、中科院“百人计划”的青年才俊时,没想到他是个年仅35岁、高大威武的山东小伙。

     

        “我来自农村,因为想改变农村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以我当年高考志愿全部报了农业院校。”星耀武回忆说。他如愿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关于玉米杂交种植的本科毕业论文还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

     

        出于对植物学的兴趣和对云南植物王国的向往,星耀武先后考上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硕士、博士。他是昆明植物研究所古植物学专业的第一个博士,师从周浙昆研究员开展中国西南地区新生代古植物和古气候学的研究。3年内,他与导师周浙昆还一起在野外找到了上万块植物化石,为今后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石研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年底,星耀武凭借对古代植物和现代植物都有研究的优势,从全球30多个申请学者中脱颖而出,争取到瑞士苏黎世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机会,专门研究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的演化问题。2014年,他到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博士后研究,专门研究中国横断山脉生物多样性问题。

     

        “在美国研究中国横断山脉不太方便,而在国内有更好的研究条件,还能培养更多学生。这些原因促使我毅然决定回国工作。”星耀武告诉记者。

     

        2016年6月,星耀武通过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回到中国云南,回到邻近中老边境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在那里,在国家和植物园的支持下,星耀武很快成立了9个人的研究团队,有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他更有信心和干劲来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横断山脉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因为有高原反应,在高山上走100米相当于在山下平地走1000米,爬陡坡时要手脚并用,还要注意滚石塌方。”星耀武向记者描述他在横断山脉考察的情景。从读研至今14年间,星耀武到横断山脉野外考察30多次,每次个把月,无论是随导师或独自考察,还是带学生团队,都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流石滩地区考察植物,每天在山上徒步八九个小时。今年4月,在玉龙雪山上一片流石滩地区,星耀武的头就被树枝扎破,鲜血直流。

     

        回国一年多来,星耀武带领的团队致力于通过植物化石与分子生物地理相结合,来研究横断山脉不同植被的演化历史及适应机制。这一研究方法目前在世界上具有创新意义。星耀武与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合作,首次从定量的角度比较物种分化和迁移对特定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贡献,支持了“横断山在晚中新世的快速隆升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观点。这项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底在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瑞士苏黎世大学科林·休斯教授公开发表评论指出,该项工作的意义已超越了横断山,为解决普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物种形成机制提供了借鉴。

     

        (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