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9日 星期六

    掀起乡愁的盖头

    作者:李慧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9日 12版)

        【创意港】

     

        今年春天,笔者在江西婺源调研途中,曾经来到当地有着“中国最美乡村”称号的古村落。虽然这里藏身大山,却早已被游客徐徐掀起了美丽的“盖头”。

     

        行走在高低错落的山路间,不经意路过的一棵古树、一株老藤、一段断壁、一眼深井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站在古村落的台阶上,眺望远方,炊烟袅袅升起,鸡鸣狗吠声不时传入耳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在台阶上一转身,古宅子门口大竹盘映入眼中,火红的辣椒、鲜黄的小米扑面而来,让你忍不住抱起这些大竹盘扮起了村姑,拍照记录下这个美好的瞬间。

     

        在婺源一些乡村,村民已经通过整体搬迁的方式到了山下居住,他们被返聘回来参与乡村建设与发展,采用农业合作社制度,按传统方式种植、采摘、晾晒、加工农产品,用原生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承古村文化。在这里,我们看到,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在濒临消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这些徽派文化的基因不仅被保存了下来,更是在活态传承的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魅力。

     

        如一杯陈酿,历久而弥香。在神州大地,一项项文化遗产构筑起一座璀璨夺目的文化宝库。特别是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民众揭开神秘“面纱”,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绝活”,在快速变迁的社会打造着一场中国特色的文化“盛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一份精神追求,更是一种发展境界。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很多乡村的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消亡,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变得紧要而迫切。

     

        在湖南浏阳市张坊镇,有一种叫作古山贡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上山砍嫩竹,到劈竹片、担竹麻、踩竹麻、上帘床,最后焙干、齐纸、打捆成担,一张贡纸的制造工序有120多道。20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如今传承者只剩村民黄隆根一家。

     

        很多乡村非遗和它们的传承人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这些人能够“沉下心来”,把非遗文化传承下来,靠的是一种执着和坚守。怎么把这些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怎样守护乡村的淳美和真实,也成为世人一直热议的焦点。

     

        在非遗传承的路上,“生产性保护”的路径提出没多久,“产业化”的口号又登陆报端。殊不知,“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保护”不是一回事,“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更不是一回事。很多乡村非遗,正是因为它的“独此一份”,才拥有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对于非遗来说,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同于博物馆的保存,保护是在保存的基础上发展传承。很多时候,产业化的操作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导入了现代社会,一方面又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破坏,让这些东西失去了本色。因此,我们可以强调活态传承,但“活”到什么程度,应该把握好度。

     

        犹如品尝一盘农家菜一样,乡村用最本真的原貌演绎着田园的美好,非遗更是这样。对非遗的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尊重。传统手工艺产品不应靠数量、规模化取胜,而应该小批量生产,走高、精、尖的市场路线,用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融入工匠精神,增加手工艺品的文化内蕴。要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牺牲传统的技艺和文化蕴含去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在发展中,千万不要让商业的“铜臭味”泯灭了乡村的美好,不要让产业化生产破坏了非遗原有的真实。

     

        (作者:李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