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

    从“稳基础”向“强实力”跨越转变

    ——基于全国8省(区、市)112家教育智库的调查

    作者:周洪宇 付卫东 付义朝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7日 11版)

        【智库研究】

     

        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支撑,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在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对广东、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江苏和上海等8个省(区、市)112家教育智库(教育政策研究机构,包括高校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民间教育智库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对当前我国教育智库建设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梳理。

     

    核心提示

     

        ●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的教育智库

     

        ●提升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相对独立性

     

        ●创新人员使用机制,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建立多层次的研究成果转化载体,增强社会影响力

     

    1、现状:基础较好,但缺乏特色、实力不强

     

        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的教育智库偏少。我国教育智库建设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但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的教育智库较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6》显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智库中,我国只有6家上榜,没有教育类智库入围。这固然与评价标准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教育智库发展还不够成熟,教育智库建设任重道远。我国教育智库类型众多,有官方教育智库,包括党政机关隶属的教育智库、教科院、教育评估院系列的教育智库,又有高校教育智库,还有民间教育智库。在此次统计样本中,民间教育智库占总数的5%左右,绝大多数民间教育智库规模很小,有的缺少资金支持,没有顺畅的官方意见输送通道,决策影响力较弱。

     

        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独立性不足。教育智库是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应在咨政研究上具备独立性和客观性。然而,在此次调查对象中,属于全额拨款单位的占91.1%,属于部分拨款单位的占5.4%,没有经费完全自筹单位。就教育智库人员而言,工资和福利待遇全部由本单位负责的占90%,大部分由本单位负责的仅占1.8%,本单位不负责任何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仅占2.5%。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由政府财政支持,在研究过程中较难偏离政府的要求,往往由政府部门指定研究主题,教育政策研究明显带有政府指导的色彩。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些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的研究独立性与前瞻性容易受到影响。此次调查显示,当教育智库人员和政府部门意见不一致时,坚持自己观点的教育智库人员仅占19.4%,以政府部门意见为准的占31.1%,选择折中处理的教育智库人员占33.7%(见表1)。

     

        教育智库人员素质尚待提升。教育智库建设需要两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复合型的教育研究人员。据调查,当前我国教育智库人员素质不足问题突出,表现在:

     

        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比例不协调。这一现象在官方教育智库和高校教育智库中尤为明显。例如,党政机构隶属的教育智库和教科院系列的教育智库中,大多拥有党办、院办、行政、财务、人事、纪检、外事、机关党委、工会等机构,配备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容易形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局面。

     

        教育智库人员学科结构不合理。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教育智库人员近九成是文科出身,且偏重于传统基础学科,缺乏拥有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统计学等方面学术背景的复合型教育研究人才。

     

        教育智库研究人员协同合作程度不高。在此次调查的教育智库研究人员中,以个人研究为核心的占32.4%,以小组(团队)为核心的占29.4%,以项目(或上级任务)为核心的占33.3%,这表明目前我国教育智库研究人员团队作战、协同合作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被调查的教育智库人员中,认为去政府机构或企业工作交流“非常多”或“比较多”的分别仅占3.6%和9.9%,去政府机构或企业工作交流“比较少”或“非常少”分别占37.5%和45.1%。认为政府官员或企业人员来教育智库工作“非常多”或“比较多”分别占1.8%和10.7%,来教育智库工作“比较少”或“非常少”分别占30.4%和44.6%(见表2)。可见,我国政府和教育智库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旋转门”机制尚未建立。

     

        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社会影响力偏弱。智库影响力是智库生命线和价值所在。当前我国教育智库影响力普遍偏弱,主要表现在:

     

        过分重视学术成果,忽视教育智库成果的应用价值。例如,根据调查(见表3),为政府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提供0份教育政策报告的教育智库人员占25.9%,1—3份的占54.6%,4—6份的占7.6%,7—9份的占3.0%,10份及以上的占5.2%。

     

        教育智库人员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上发表教育热点问题评析或接受采访偏少,媒体曝光率低。每年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上发表教育政策热点问题评论或接受采访0篇(次)者占61.7%,1—3篇(次)占28.7%,4—6篇(次)占3.7%,7—9篇(次)占2.2%,10篇(次)及以上为0。

     

        教育智库人员和公众间存在隐形的“隔离墙”,自我推销能力不强。

     

        教育智库和国外教育智库合作不够,难以在国际场合发出“中国声音”。智库人员中认为所在智库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政策研究中心合作“非常频繁”的为0,认为“比较频繁”的占4.4%,认为“不太频繁”或“非常不频繁”的分别占26.5%和43.5%。

     

    2、对策:创新机制,在竞争中推动多元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的教育智库

     

        建立教育智库公平竞争机制。实现从政策研究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扭转教育智库成果买方垄断的状态,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智库,鼓励和推动各类教育智库之间的有序竞争,形成多元主体良性竞争、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局面,提升我国教育智库整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建立民间教育智库孵化培育机制。成立“教育智库发展基金”,对民间教育智库在启动经费和课题研究资助上给予更多倾斜和支持,重点培育一批发展前景看好的民间教育智库,为决定教育民生重大问题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更多智慧。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集群。培育一批在当地重大教育决策中必不可少、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良好声誉、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力的教育智库,尽快形成区域性和行业性教育智库发展的“领头羊”。同时,推动地方教育智库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集群,在研究教育政策方面争取更大话语权。

     

        提升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相对独立性

     

        教育智库要与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若即”,就是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教育政策研究。“若离”,即教育智库既不唯上,也不媚俗,而是从第三方角度,独立、客观地思考问题,提出建议。

     

        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快教育智库资金来源多样性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除财政拨款外,可通过参与政府或公司委托、接受个人捐赠、发行研究成果等方式获取资金。

     

        实施项目竞争制。在教育课题分配上,引入竞争机制,由传统的拨款制或下放制,逐步转变为公开招标制,让官方教育智库、高校教育智库和民间教育智库平等竞争,增强教育政策研究的透明性和教育智库的相对独立性。

     

        创新人员使用机制,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合理确定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的比例。适度压缩教育智库尤其是官方教育智库中行政管理人员比例,保证中高级教育研究人员占较大比重,形成两头较小、中间稍大的“纺锤形”教育研究人员格局。

     

        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专兼职相结合、长短期聘用相结合的人事管理新机制。吸纳多学科、多机构、多部门、跨区域的研究人员,组成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员队伍,加大团队多学科交叉和整合力度,拓宽专家团队的研究视野。

     

        建立学科类别和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矩阵研究机构体系。发挥多学科教育研究人员共同协作的优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教育研究效率。

     

        建立灵活、畅通的聘任、派遣、挂职、培训机制,为教育智库人员到地方政府和基层部门交流工作创造更多机会,使教育研究更“接地气”。

     

        建立多层次的研究成果转化载体,增强社会影响力

     

        完善教育智库成果评价机制。将教育研究思想、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咨询报告以及被决策层批示或政府部门采纳的、被媒体引用的数量等作为教育智库成果重要评价标准。

     

        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教育智库人员积极接受各类媒体采访,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建立健全教育智库重大研究成果发布制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出版座谈会、组织论坛、开办讲座,在新闻媒体及网站上刊登消息、接受媒体采访的形式,使公众及时了解教育智库的研究成果。

     

        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教育智库要加大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力度,建立新的、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抢得发布研究成果和思想观点的先机,并把握不同媒体、不同受众的特点,在文体、文风等方面进行改进,增强研究成果的可读性、通俗性、可操作性,使研究成果更易于被政府决策者和公众理解接受。

     

        (作者:周洪宇 付卫东 付义朝,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