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大量中华鲟被放流长江,开始物种延续的生命轮回。由于水质污染导致病变和畸形、人为过度捕捞、产卵场改变、航运影响等原因,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经过各方努力,长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中华鲟从当初的濒临灭绝到如今发现自然产卵,种群数量正在恢复。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随着长江流域经济高速增长、人口总量扩大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长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资源开发过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域面积减少、中下游水环境污染严重等趋势。2003年至2012年,中下游平均年渔获量比1996年至2000年减少41%;“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减少94%;2013年至2014年,未观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每年夏秋,成群结队的中华鲟由长江口外的浅海水域游回到长江,历经3000多千米的溯流搏击,返回自己的“故乡”四川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待鱼卵孵化后,幼鱼顺流而下,到中国近海生长。
2014年年底,来自国内科研机构的监测显示,整个产卵季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这也是第二年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的迹象。中华鲟物种或面临在自然界消失的命运。幸运的是,2015年4月,在长江口青草沙附近水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监测团队发现了一尾野生中华鲟幼鱼,证明了之前一年中华鲟曾经产卵。2016年11月,葛洲坝产卵场重新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为了保护中华鲟,早在1982年,我国就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通过人工增殖放流补充和恢复野生资源。只是,受中华鲟洄游距离长、生活史复杂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初增殖放流的效果很难评估。
2013年至2016年间,声呐、荧光、体外标记及卫星追踪技术被综合运用于中华鲟的放流监测。“放流前,每条中华鲟都会获得唯一的编码,后期会通过沿途布设的17个断面监测入海洄游运动规律。”据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介绍,近年来大规模放流的中华鲟到达河口江段的比例为40%~50%,沿途的主要影响是误捕及航运,尤其到达河口崇明岛附近水域时,还会面临高强度近岸插网及刀鱼捕捞作业影响,误捕量每年可达几千尾。“如果全江及近海生态环境能改善,能让更多的中华鲟回到产卵场,中华鲟野生种群仍有逐渐恢复的可能。”姜伟表示。
从1984年至今,我国已向长江放流各种规格的子一代、子二代中华鲟超过500万尾,对增加中华鲟资源量、维持种群优势以及延续种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通过人工增殖放流保护中华鲟外,我国还通过生态调度使长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持续上涨,以吻合“四大家鱼”的自然产卵时间,促进其自然繁殖。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速度,正与中华鲟的灭绝速度赛跑。希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修复力度下,生在长江、长在海里的“爱国鱼”中华鲟,无论游到哪里,都能顺利返回家乡生儿育女,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本报记者 张蕾)
编辑点评: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作为长江特有的珍稀古老物种,中华鲟生命周期长,种群资源恢复难度大,生态系统地位重要。因此,保护好中华鲟,就是对长江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莫大呵护。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那样,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