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光影世界中的丝路文明

    作者:张梓轩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9日 12版)

        影视领域一系列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创作正在国内外掀起阵阵风潮——近日在法国首映,由多国出品、向四海传扬的纪录片《大太平洋》作为以太平洋为展现对象的全球多边题材作品,每集都有中国故事、中国风物;暑期银幕燃情绽放的电影《战狼2》融汇了中国功夫、中国精神与非洲故事,体现了中国军人的使命、展现着当代英雄的战斗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影视创作不仅承袭着一直以来对现有中国文化资源进行开掘展现的优良传统,也开始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推动影像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对中国精神的传达。

     

    在传统滋养下呈现丰富影像

     

        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繁衍出的一组组文化基因与一个个历史故事,一直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滋养。当涌动在古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元素与当代光影世界的视听符号相碰撞,又交融出一系列丰富了当代观众精神世界的作品。沿着玄奘足迹真实取景拍摄的《玄奘之路》,追随着郑和的足迹,遍访国内外专家以及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人士,透过历史迷雾探寻真相的《1405郑和下西洋》,以英国历史小说《丝路岁月》为蓝本,在叙事视角上做出富有开创意义的尝试的《敦煌》,还有全面展现新丝绸之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在华人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这些取材于“一带一路”故事与人物的纪录片,因紧跟热点,在介绍历史事件、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文化交往、信息交换的时代元素,而在当代影像创作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虚构艺术的创作领域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发下变得五彩斑斓:以电影方式表现玄奘取经之旅的电影《大唐玄奘》在国际上赢得了一系列荣誉,让世界了解一个中国人物的巨大魅力;取材丝路传说、探讨守护意义的电影《天降雄狮》在明星品牌与武打传统、东方奇观与西方角色的共同打造下,激起观影市场上对“一带一路”话题的热烈探讨。不断壮大的影视产业、不断发展的制作技术、不断涌现的创意理念,就这样为生发于“一带一路”上的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活力,而“一带一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也为当代视听艺术平添了厚重的思想底蕴与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交流合作中展示立体中国

     

        中国对“一带一路”故事的艺术开掘、沿“一带一路”进行的影视文化交流合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形象,因这样一种开放与合作的创作语境被呈现进而树立于国际舞台之上。

     

        近40年前,电视业就与改革开放一道,打开了交流合作的大门。最初到来的日本电视同行与中国合拍的第一部作品正是《丝绸之路》。这部纪录片直到今天仍在国际电视领域产生着回响。而在时代变迁中,中国电视人越来越不满足于在合作中扮演学习者、协助者的角色,开始向更具主导性的方向迈出步伐。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基础的壮大,一些业内领军机构开始了更具市场开拓性的探索,例如中国与西班牙合拍的《情陷巴塞罗那》、中国与俄罗斯合拍的《猎人笔记之谜》、中国与日本合拍的《苍穹之昴》、中国与加拿大合拍的《诺尔曼·白求恩》,均以联合出品、合作拍摄电视剧的方式,让中国故事更有效地进入国际受众的视野与心灵,让中国形象的展现变得多元而生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影视领域的合作有了更加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国与印、俄、泰等沿线国家的影视合作愈加密切。这些中外合作出品的影视剧不仅可以借助合作制片方强大的发行力量,在所在国家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播出上映,产生影响力。合作还使中外影视从业者在技术领域取长补短,在给观众带来非凡视听体验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展示了中国作为联合出品方的良好品牌形象。这一系列良性效应为中国影视机构带来了更多宝贵的中外合作机会,为下一阶段进行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推进中让文化走出去

     

        如果把“一带一路”上对外传播的创新之路,放在更为长期的纵向时段内来考量,会发现已有的这些影视创作者、文化走出去的重点机构多在国际拓展的初期以搭建合作关系、提高产品品质、奠定品牌美誉度为诉求,进行基于个案的探索。而待时机较为成熟时,则以雄厚的资金合作为基础保障、以深度的内容合作为实现过程,努力向规模化方向推进,使中国声音得到更为积极有效地传达。在这样的纵向发展中,我们最终将走出一条有效增持中国话语权的道路。

     

        以《大太平洋》为例,该片由央视纪录频道与美国公共电视平台、德国电视二台、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联合出品。中方由于此前在与上述外方机构的合作中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口碑,而获得深度参与这一全球多边题材纪录片创作出品的机会。央视纪录频道对该片的出资比例在全部出资方中居第二位。不仅如此,基于扎实的前期调研,中方顺利地说服外国出品方,增加了中国元素在作品中所占的比例。

     

        可见,在强有力的产业基础上生发滋养出来的实力强大的制作发行机构,是持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稳定做好跨文化传播的基本保障。而在发展壮大影视产业、带动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对主流价值观的坚守与对民族精神的传递,对文化来路的明晰与对文化发展的自觉,则是无法回避、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初心”。

     

        (作者:张梓轩,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