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7日 星期一

    从大水“漫淹”到精准“滴灌”

    ——西藏凝心聚力拔穷根

    作者: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7日 04版)

        【砥砺奋进的五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62岁的仓觉,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嘎冲村村民,因为家中仅有3口人,劳动力不足导致家庭贫困。2013年,经县里扶贫办牵线,她成了嘎冲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对象。合作社每年为她提供免费鸡苗,并负责收购藏鸡和蛋,这让她年收入超过5000元,年底还能参与合作社分红。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近年来,西藏逐步建立起完善政策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藏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模式,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淹”为精准“滴灌”,将有限的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最需要帮扶帮助的贫困户上,5年来累计脱贫60余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2.95%。

     

    建档立卡 精准扶贫

     

        找准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为解决过去部分扶贫对象信息掌握不全、一些扶贫资金“撒胡椒面”“大水漫淹”等现象,西藏自治区扶贫办逐步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把有限的专项扶贫资金用到贫困群众身上。

     

        “2014年政府投入70万元的扶贫资金,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帮扶70户贫困家庭。”嘎冲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格桑次仁说。

     

        拉萨市扶贫办副主任次仁介绍,找准扶贫对象后,把“能人”作为扶贫的主力军之一,以探索“先富带后富”的实践。“这些能人有经验、有技术、有头脑,具备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通过扶持他们经营一批项目,扶贫‘拔钉子’效果明显。”

     

        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西藏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山南市采取“精准识别、整乡推进”的做法,紧盯扶贫对象,多措并举、整乡推进、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扶真贫、真扶贫”。“在专业合作社工作,不仅能学到一门手艺,每个月还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比种地强多了。”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的德吉告诉记者。以前德吉一家收入全靠种地,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如今,家里不仅添了新家具,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产业扶贫 授人以渔

     

        为实现贫困人口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建立完善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援藏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产业扶贫作为创新扶贫方式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带动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走上致富新路。其中,发展特色农牧民合作社成为西藏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成立了氆氇合作社、松茸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原种藏香猪繁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以“贫困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氆氇合作社成员洛桑赤烈表示,合作社股东每人每月3000多元,工人2500元,去年合作社实现盈利10万多元。

     

        2016年,为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西藏整合40亿元作为产业扶贫发展资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12.78亿元,撬动对口援藏、金融信贷、社会资本20亿元,已实施项目528个,带动5.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

     

    集中资源 重点解决最贫困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表示,西藏下一步要对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再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拉网式”的梳理,彻底摸清深度贫困人口的底数。从2017年开始,资金和项目将向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村、特困群体倾斜。

     

        “想致富先修路”,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是西藏扶贫开发中的短板。2017年,西藏要求交通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水利工程项目向贫困村和小型农牧业生产倾斜,打通“毛细血管”;主电网要延伸到深度贫困地区等。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江白介绍:“‘十三五’期间,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将加大对边境地区、高寒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淹”到精准“滴灌”,西藏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十三五”时期,西藏将致力于实现现有74个贫困县全部脱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的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实现小康。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