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发布】
6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平台”发布《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在分析总结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报告》从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提倡各方共同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生态系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10~19岁群体占比为20.2%。
青少年认知和行为处于发展阶段,对各种复杂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够,在使用媒介的时候面临注意力缺失、信息焦虑、数字压力、网络成瘾、隐私安全、网络暴力等诸多风险。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对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对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为掌握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研究,以22个省区市、34个城市、57所中学的7044位青少年为样本,把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五个维度:“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14个指标,采用62个操作化定义进行测量。调查发现:
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
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5分(满分5分),总体得分不高,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自我信息控制的平均得分最高(3.64分),网络印象管理的平均得分最低(3.31分)。
个人属性:初中生优于高中生,中部“凹陷”现象突出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网络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随年级升高而提高。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情况。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从性别上看,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方面,女性青少年优于男性;网上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男性青少年优于女性。
家庭属性:良好的亲子关系显著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父亲学历对网络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母亲学历对青少年的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上网设备种类越多,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和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
学校属性:开设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是关键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需多主体共同努力
个人方面——实施青少年网络素养个人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在信息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需充分构建学习网络社区,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赋权”+“赋能”的有机结合。
女性青少年的网络信息搜索、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水平较低。男性青少年应进一步提高注意力管理、自我信息控制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男生和女生的网络素养培养和教育。
青少年网络素养中部“凹陷”现象显著。建议加强中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普及率。
家庭方面——实施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
与双亲居住是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重要的家庭环境。建议父母与孩子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亲、母亲在网络信息搜索能力与网络信息分析评价能力方面承担显著的责任,且存在角色差异。母亲要在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父亲要承担起陪伴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责任。
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建议父母亲适度干预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多维度介入,可探索建立科学的家庭上网规则。
建议父母建立与青少年平等讨论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学校方面——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生态系统
建议学校开设网络素养教育独立式课程或融入式课程。建议进一步提升教师网络素养水平,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模块。教育相关部门要研发教师网络素养指导手册。
发挥社会大课堂育人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入社会、媒体、企业、公益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开展媒体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等系列活动。同时鼓励青少年开展参与式、交流式、拓展式的媒介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执笔人:方增泉、祁雪晶、杨可、刘界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