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验】
自20世纪初期以来,教学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引发了诸多争议,如教师应该学什么、会做什么,教师应该拥有什么素质,教师培养应该由何处承担,以及这种培养应该包括或排除什么,等等。撇开这些争论,仔细审视美国高排名的教师教育专业,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原则。
首先,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教学因学习和发展而来,教师培养是基础性的、正规性的和计划性的。在某一专业获取的大学学位就可以获准在课堂工作并成功教学的想法是不可接受的,也与教师的专业身份不符。未经系统化和专业化准备而只具备学科知识和学位的新手教师注定会:
讲授他们所被传授的,如重复历史而非创新;
把学习定义成为一个狭义的知识转移过程——这与21世纪及学习者转型所要求的能力恰恰相反;
依靠学生的学习——一个完全未经培养的老师会让学生遭受一成不变,甚至无数错误所带来的后果。
第二个原则是卓越的教学需要实践和实习来实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员们亲手参与甄别好的、教育性的实习岗位,以及合格的指导教师,并以真正的经验来武装新教师。世界一流教师教育的一个标志是大学课程与课堂课程的紧密衔接和整合。这需要教师们投身于学校,与课堂实践者和学校领导合作,并与“现场”建立关系。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员们自己应该来自课堂。这样,他们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来完整地理解教学,还会使用多种“语言”——能够融会贯通学校与学术、研究与应用、年轻学习者与成人学习者,以及政策与实践的不同“语言”。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重视学校的经验,在幼儿园至高中的教学经验是教师教育教员的聘用标准,同时要求他们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个原则是教师教育要有超越不同教学技能和实践的课程套装。这并不是说新教师不需要一套实用的工具及具体的教学方法。但是,培养全球胜任的世界一流教师不仅仅是达到一定的要求、获取一定的策略列表、修完一定数量的学分,或体现对特定知识、技能和运用的理解,而是要超越这一切。笔者认为,这种促进综合化的、以探究为基点的、整体性的教师教育要包含五个知识领域:
一是个人知识:生命自述和教学哲学;
二是情境知识:理解儿童、学校和社会;
三是教育学知识:学科内容、理论、教学法和课程发展;
四是社会学知识:多元化、文化相关性和社会正义;
五是社会知识:合作、民主参与、群体过程和冲突解决。
与在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墨守成规相反,上述课程套装无法用常规性的方式进行。“熬日子”式的学习(成功修满最低要求和课程即自动获得教师资格的认定)在我们的专业领域甚为普遍,可是却无助于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我们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已经要求对教学的定义和实施必须更加复杂化、理论化及富有弹性,而不是由学科、教学法、专业或技术来限定。
全球化正在引入全新的问题和因素,并因此从根本上改变求知和知识的本质属性。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作为一个概念,不仅仅是在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并争取金牌,而是要培育充满想象的、思想灵动的教师。通过教学和课堂,他们去求学、感知、阅读、质疑,并准备去面对这个世界。毕竟,我们正依赖我们的孩子来把控社会,依赖他们用智慧、怜悯、爱与希望来重新塑造它,为一个包容而非排斥的美好生活,为全球共同利益的福祉而行动。
(作者:葛文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翻译:冯辰,格林威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