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价值: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一书,以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关键词为纲要,以“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引经据典,溯其根源,内容囊括了我国自尧舜时的远古时代,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直到明清时期六十多个正能量的经典故事,并配以三百多幅内涵深刻并相互对应的中国传统连环画,甫一面世,即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在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上,其关键词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因此,该书编者在追溯“富强”这个关键词的历史根源时,选用了西汉的《文景之治》和唐代的《贞观之治》的历史故事。文景之治开创了我国古代君主社会第一个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则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天下大治”的富强时代;在追溯“民主”这个关键词时,编者采用了反映远古时《民主先河》中开创了我国原始公社民主理政先河的尧舜,以及春秋时《举贤不避亲仇》中晋国大夫祁奚清正无私的坦荡胸襟;在追溯“文明”这个关键词时,选取了让读者玩味良久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文明风尚《礼让和睦尤唐巷》;在追溯“和谐”这个关键词上,选择了《文成公主进藏》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足迹,“文成公主进藏”为促进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人民的和谐友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航海外交家郑和在明代七下西洋,不仅对外展示了国家实力,而且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大力营造了世界和谐环境。
在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上,其关键词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自由”这个关键词上,该书选择了《子产不毁乡校》的事例,叙述了春秋时郑国执政者采用“开口导流法”,既积极听取民众诉求,又用以调整国家政策,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在表现同等相待、消除专制的关键词“平等”上,书中例举了《华夷一家》的历史故事,它着力宣讲了唐太宗实施的“天下归心”的民族平等政策;在“公正”和“法治”的关键词上,我以为《苏章办案》和《密立誓碑》较为典型,前者讲述了汉代清官苏章以法为重,不徇私情的故事,后者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镌刻“誓碑”,突出表现了我国古代就有的“有法必依”精神。
在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层面上,其关键词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爱国”这个关键词上,编者采用了《苏武牧羊》和《郑成功收复台湾》两段历史加以陈述。前者赞誉了西汉大臣苏武的爱国情操,后者颂扬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拳拳报国之心;在“敬业”这个关键词上,《神农尝百草》和《玄奘取经》是值得推荐的,远古时的神农救人无数,自己却因口尝“断肠草”而亡,而唐代高僧玄奘历四年艰辛到达北天竺,并用十七年时间遍学佛教学说,又集六百多部经论运回长安,还汇同弟子译出一千多卷佛典,因而,他们堪称我国古代社会敬业与奉献精神的楷模;在关键词“诚信”和“友善”上,该书以《太史慈如期而归》和《宽厚待人》为例,讲述了东汉末年太史慈对孙策践行诺言,在历史上留下的千古美谈,而晋代农家人朱冲宽厚待人,以仁者风范机智维护了邻里关系,其包容式智慧和人格的友善让人顿生敬意。
因此,我国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上所述的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是承上启下的,它们不是空穴来风,其历史渊源包含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等。体现在《中国价值》这本书中,就是用历史故事和传统连环画彼此呼应的形式,加以图文并茂的诠释,其文化历史、艺术形象和价值理念等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互为映衬,共同构成了云蒸霞蔚的博大气势,既深刻揭示了编著者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观的精义要领,又着力再现了我国古代广阔的具有强烈社会正能量的社会历史场景。正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从古籍里活起来的书”。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民族的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侵蚀。正所谓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面对当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新形势,我们弘扬的就是民族精神,传承的就是中华文化,抢占的是思想文化制高点,这在《中国价值》这本书中无疑是非常突出的。
(作者:罗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