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

    创新永远 创意无限

    ——访东阳木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

    作者:本报记者 朱蒂尼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1日 08版)
    东阳木雕 光明图片

        【工艺之美·探寻传统手工业振兴之道】  

     

        白居易的一句“忆江南,最忆是杭州”,道尽了多少江南的韵味与杭州古城的繁华。而去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主会场之中,黄小明大师的一件名为《忆江南》的东阳木雕大型屏风,描绘出了一幅太阳初升之时江南水乡一派清和朗润的景象,其巧夺天工的技法令各国来宾赞叹不已。

     

        黄小明是目前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为东阳木雕代表性人物之一的他,创建了“新东阳”木雕工作室,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从传统工艺中总结东阳木雕的共性,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挖掘、发现、展示东阳木雕的个性。黄小明提升创作理念,不断加以完善,从而将传统木雕与时代特色融为一体,实现设计理念上的重大突破。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黄小明,近距离接触这位一直走在创新前沿的传统工艺匠人。

     

        记者:您的作品《忆江南》和《百鸟朝凤》在去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给各国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否讲讲它们是如何惊艳世界的?

     

        黄小明:《忆江南》作品采用椴木材质,其色彩微黄偏白色,这种淡雅的色彩更容易表现出清晨江南水乡笼罩在氤氲雾霭中的景象。椴木材质轻软细密,文理通直均匀有绢丝光泽,适宜精雕细刻,更好地刻画出了古朴的石桥、依依的柳条,以及水面的船只等富含江南水乡意味的代表性元素。在这件作品中,我充分结合了深浅浮雕技法,加以合理布局,使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十足。此外,作品采用了东阳木雕中的叠雕技法,以纤细而摇曳的柳枝与穿梭其间的燕子作为前景,透过柳枝展现出一幅完整而生动的江南美景。

     

        另一件作品《百鸟朝凤》在材质上选用了号称缅甸国宝的柚木,采用了东阳木雕中双面镂空雕的技法,使作品所表现元素的立体感更为强烈。

     

        记者:您将工作室命名为“新东阳”木雕,相比于传统东阳木雕,它新在哪里?

     

        黄小明:大家看到我的一些作品,除了在题材上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外,在技法上我也做了一些突破。比如说前些年我开始做速写木雕,经过多年的摸索,慢慢总结出这一木雕形式的内涵是“意到而刀不到”。这相比于传统木雕点、线、面的面面俱到,速写木雕虚化、弱化的手法更能表达出作品深层次的抽象含义,这样就让作品更加准确地表达人们的精神世界。另外还有立体木雕、实景木雕等创新手法,他们在表现形式上跟传统的也完全不一样。

     

        记者:您认为艺术与生活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黄小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是人尽皆知的,但对于我来说,我想把它引申为:“行走改变命运,眼界决定高度。”艺术无法追求速成,讲究的是厚积薄发,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创作出越来越好的作品。追求作品的卓越,是一个艺术家最基本的追求,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其力量皆来源于生活,只有切身地去生活中历练,才能真正把灵魂注入作品当中去,就像《忆江南》这件作品,其所描绘的正是我生活的地方,所以我才能看到其最深处的灵魂。

     

        记者:作为东阳木雕传承人,在创作更好的作品的同时,您也肩负着发展与传承传统工艺的重任。在您看来,传统手工艺如何才能健康地发展?

     

        黄小明:首先,历史沉淀下来才是精髓所在,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都必须要先继承好它们的精华。时代的脚步如车轮滚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手工艺人,我们的作品也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当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节奏、文化认知、审美标准等因素,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作品,进而追求超越时代对作品的认知感,引领文化进步。这也就要求我们任何一位艺术家都要具有创新意识,在各自领域找到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路子,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时刻保持作品的活力。只有不被时代的快车甩下,才能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传统工艺。

     

        记者:您谈到了要不断创新,但就目前传统工艺行业的现状来说,在创新上还是比较乏力的,您觉得根本原因在哪?

     

        黄小明:我个人认为在传统工艺行业中的创新乏力,归根结底还是思维上的固化。现如今闭门搞创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要求,艺术家一定要放低姿态,像海绵一样吸收方方面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开阔自己的思路。以木雕手工艺人为例,为了创作出一件优秀的作品,可能会涉猎到泥塑、根雕、书法、篆刻、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木雕手工艺人,同时也应是优秀的书法家、画家等。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完善自己的缺口,灵感才能不断涌现。在我多年的创作历程中,我就时刻提醒自己,“创新永远,创意无限”,这八个字也是我对“匠人精神”的理解。

     

        (作者:本报记者 朱蒂尼)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