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

    传统工艺振兴的浙江样本

    作者:本报记者 朱蒂尼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1日 08版)
    参观者在观看龙泉青瓷作品。陈晓根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浙江青田,石雕艺人正在创作石雕作品。石鱼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浙江杭州,观众正在观看西泠印社的印章。朱引炜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工艺之美·探寻传统手工业振兴之道】

     

        自古江南吴越,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直至今日,浙江仍有“百工之乡”的美誉。在2016年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以浙江传统工艺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的各式国礼,让世人领略了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回看潮落,望穿潮涌,如今门类众多的传统工艺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涌上潮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振兴之路上,形成了独特而成功的模式。

     

    底蕴深厚的传统手工业

     

        浙江省是传统手工技艺大省,“三雕一塑”(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和瓯塑)蜚声中外。依托于厚重的传统工艺底蕴,近年来,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杭罗织造技艺、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中国剪纸(乐清细纹刻纸)4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编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泰顺廊桥)、木活字印刷(瑞安市)2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浙江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传统技艺类46项、传统美术类22项;在浙江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中,传统技艺类达242项、传统美术类达88项。

     

        “自古以来,浙江传统工艺都不乏举世瞩目的集大成之作。现如今,以更加科学严谨的专业角度来审视浙江传统工艺的各项指标,它们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浙江工艺美术研究专家高而颐自信地说。这种自信并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2016年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主会场馆的门楣、门套、屋檐立柱、铜雕壁画等均采用了大量的铜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及其团队的数百名工匠日夜奋战100天、用铜100余吨、精工细作1万平方米铜饰面,完成了无污染、无异味且造型恢宏的铜铸作品,不仅一次次超越自己、刷新自己的艺术纪录,也为世人留下了一张张生动的表情;立于主会场的东阳木雕大型屏风《忆江南》,以及圆桌会议上的“元首椅”,更是让各国来宾赞叹不已,这些精美的艺术品皆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之手。黄小明说:“国家的底蕴在于文化,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基于文化积淀下的发展,所以,能以东阳木雕为媒介来输出我们自己的文化,是我作为传统工艺人的一份幸运。”

     

        如今,在浙江桐乡、东阳、乐清等县级市,至少有一座斥资数亿元打造的非遗博物馆;而杭州市工艺美术行业的年产值近200亿元;仅浙江省就建有120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王兴记扇子、“朱府铜艺”、东阳木雕等本地优秀的工艺作品,或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永久收藏,或以国礼相送各国元首……如今的吴越大地,传统工艺正以绚丽绽放的姿态重新定义传统。

     

    精准搭建的系列平台

     

        自古钱塘繁华,这种繁华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多重繁华。正因为有这样深厚的历史积淀,国务院先后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摘得了“大四喜”。这些非遗能够得以传承,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传统工艺匠人的不断坚持与探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对于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和文化创造力,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虞金顺说:“我从业50余年,亲眼见证了浙江传统工艺的潮起潮落,直至今日的蓬勃发展,我们很幸运地赶上了‘国家重视、政府支持、政策扶持’的好时候。”

     

        据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介绍,2011年至今,为努力打造“浙江手工技艺强省”,浙江组织开展了“非遗薪传”系列展评活动,激发了中青年专业人才的创作热情,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此外,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从2015年开始,积极贯彻落实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依托浙江省3所国家级培训试点院校办好10个国家培训研修班,共面向全国范围培训传承人530名。同时,向文化部推荐26名省级传承人到各省院校参加多个门类的研修活动。随后还研究制订了全省非遗中青年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选择了6所省内高校为试点实施单位,举办6个方向的培训班。这些丰富的研培机制,都进一步提升了浙江省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意识和传承水平。

     

        对传统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坚实的载体建设。2010年以来,浙江省文化厅先后评审命名了两批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共120家,其中东阳木雕陆光正创作室、青田石雕行业协会、王星记扇业、善琏湖笔厂、金星铜集团5家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浙江省不断规划建设了如杭州宋城景区、桐乡乌镇景区、东阳横店民居苑等一批非遗主题小镇。它们已然成为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四宝等历史经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到2020年,浙江省计划建设非遗主题小镇30个,并试点非遗工作站建设,搭建企业、高校与小镇对接平台,探索传统技艺工作站建设。

     

        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国首个“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的杭州,成绩斐然,却仍在不断补短板。“近些年,杭州市相关机构围绕传统工艺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产品形态的现代转化不理想、侵犯知识产权时有发生等共性问题,重点在拓宽教育培养渠道、建立非遗活态传承体系、加大政府采购和财政补贴等扶持力度、打造特色街区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动创意和传统工艺的深度融合。”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朋说道。

     

        正因为这一系列平台的精准搭建,使得浙江传统工艺行业更加与时俱进,并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自省的品格,让传统工艺在保留核心技艺的同时,使之形成产业化闭环,从内至外地开始良性循环。

     

    勇于担当的创新一代

     

        浙江传统工艺的振兴,离不开一群敢想敢干的中青年一代手工艺匠人。“朱府铜艺”的工程及产品远售海外,其实体展示店即将落户北京新光天地;王星记的一把礼品工艺扇在网上月销量近千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的儿子高敏利用业余时间编纂了《木雕技法校本教材》《泥塑校本教材》,填补了木雕教学材料上的空白;乌镇竹编代表性传承人钱鑫明的儿子钱利淮在大学毕业后创立了“竹芸工房”,在线下教学的同时,还在网络直播平台开设了竹编技艺课,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这群处在成长时期的传统手工艺人,正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定义和规划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模式与传承方式。

     

        80后的钱利淮,从小生活在各色竹编艺术品中。他在浙江科技学院攻读工业设计专业期间,在图书馆中无意间接触到了传统工艺相关书籍,并被工艺之美震撼到。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乌镇——竹编交易中心陈庄潜心学艺,并在桐乡创立了“竹芸工房”,致力于竹编技艺的分解工艺研究、教材编纂,并创新开发了竹编制作材料包,将DIY竹编手工制作教程带到学校课堂,同时开设网络直播教学。“善于利用互联网,不但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竹编技艺,也能让竹编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钱利淮满脸坚定地说。

     

        70后的高敏,15岁起便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学艺,38岁便成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如今,任职于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他,不但参与了乐清非遗的普查工作,完成了“非遗十年”大事记,组织举办了非遗项目传承培训班,还去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义务教学,并利用业余时间主编了《木雕技法校本教材》《泥塑校本教材》。这些义务工作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让他“无法自拔”。“目前已经从学校中走出了多位能工巧匠,他们或拜师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门下,或开设了自己的黄杨木雕工作室,这不仅让我们这些奋斗在传统工艺教学一线上的人动力十足,也让前来学习的孩子们对未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生规划。”高敏说。

     

        同为70后的哀警卫,24岁时在绍兴的一家商场中与蓝印花布结缘。他自幼跟着国画名家吴蓬学画,有扎实的美术基础,此前从事手绘真丝围巾的工作。那天走出商场后,哀警卫有了新的打算。“我想那件蓝印花布的衣服由我来做的话,一定会做得更好。”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去各种印染企业取经,经过不懈努力,掌握了整套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并创立了根植于百年老字号“丰同裕”染坊的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如今的桐乡蓝印花布在继承传统花色与纹样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已开发40多个系列、500多种产品,弥补了以往蓝印花布产品种类单一的不足。

     

        近两米长的竹竿有节奏地在以板蓝根为色素原料的染池中搅动,池中的染剂也愈发湛蓝。哀警卫意味深长地说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就源于这种蓝印花布的染料。”

     

        (作者:本报记者 朱蒂尼)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