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0日 星期三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者:安然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0日 15版)

        【环球教育评说】

     

        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五月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将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和人才交流将成为热议话题。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作为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合作平台,布局“一带一路”需要有步骤、有谋划储备各方面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涉及人口约44亿,占全球的63%。参与国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政治制度不尽相同,要想开展有效合作,不仅关联经济、科技、商务、外交等领域,还涉及到安全、宗教、社会等多方面课题。要想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顺利合作,就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既需要某方面的专才,也需要有全局视野的通才;既需要大批技术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既需要中国的人才,也需要参与国的人才;既需要已有人才,也需要培养人才。

     

        然而,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才支撑仍有待加强,领英智库此前发布的《“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就印证了这一点。该白皮书显示,72%的拥有海外业务的受访中国企业,海外机构员工还主要从中国外派。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人才的多元化和本地化将是一种趋势,也是目前制约“走出去”的最大瓶颈。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国际化,中国企业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由于对境外的法律、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出现“水土不服”,是不少国内企业“走出去”遭遇的现实瓶颈。其背后,人才瓶颈成为一种根本制约。有着十年海外发展经验的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就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由于企业已在越南、孟加拉等国建立50多家分公司,农牧产业技术服务和销售人才奇缺,破解人才瓶颈成为更好“走出去”的当务之急。

     

        在人才普遍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各地要通过引进国际人才来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思维,在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方面下功夫。要想解决国际人才不足的局面,不仅要加大改革力度,合理配置国内人才,更要开拓国际视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的人力资源,广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要以大国气度、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真诚欢迎沿线国家人才积极参与,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有了对沿线风土人情的考察和了解。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也要从文化交融入手,优先培育精通中外文化的“跨文化人才”。除了思维的转变,“走出去”更需要本土化人才的支撑。随着企业“走出去”,人才配备也应该走向“本土化”,中国企业最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做到把人才请进来。通过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将有助于企业破解发展中的文化差异和体制理念差异,收到“落地生根”、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安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