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

    天地应合 盘谷默契

    作者:许江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7日 09版)
    长白老林(油画)赵开坤
    瑞雪(油画)赵开坤
    憩海(油画)赵开坤

        【艺海撷英】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这是唐代韩愈所撰《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篇首。韩愈以如椽之笔,赞美这个环山之间的盘谷,泉水甘美,草木繁盛,“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十数年前,我看过赵开坤先生的画作,他的长白冬雪、密树虬林让我想到此类盘谷景象,逾冬夏而不衰,任黜陟而独立。

     

        赵开坤的画四季分明,仿佛将天下的景色拧成一片天际下的盘谷,在那里,茂林生长,生物有情,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是春柳与冬林。那春柳往往一枝独放,千点万叶,婀娜飘洒,引来春风无数召唤。那长白老林又总是苍茫茫一片,密枝托着烟云,满眼荒天古木。春柳的疏放,老林的浓郁,在赵开坤笔下如诗一般沉吟。

     

        东方崇尚山与云的歌咏,无论“北宋三家”的雄厚宏阔,或是“南宋李刘马夏”的恬淡裁取,在最让人们向往的景致中,总是那烟树在幽壑深谷里的辗转和清旷。现在,这种千古气象回来了,活在赵开坤等一代不懈描摹自然生物的写手笔下。赵开坤的长白山林沉郁地耸立着,那利刃一般的黑松挑拨着云气,黑枝杆从浓阴中横发出来,如虬如蛟。我们不仅有亲临的如涉之感,还分明感到阴阳晨昏的力量在这里集聚。在林天交合的际线之下,最是墨色浓郁之处。那浓墨粗笔让山与树浑然一体,如若黑云,并向着深处蜿蜒而去。那天际的精微与根处的粗放呼应着,长空的流风与山谷的起伏呼应着。这种呼应常存突兀,并拧成一片清旷无际的整体。正是这烟树深谷里,蕴蓄着自然的生机和宋代山水诗人们笔下用以亲近历史观画者的超凡感觉。

     

        赵开坤的绘画受长白山的滋养尤深。长白老林的高树将他的笔磨炼得风姿信然。那长杆挺拔,向空中的高处攀缘;尽梢处,细枝婆娑。油画的用笔囿于料材的迟滞,难以如水墨般自由挥洒。但开坤的笔却不尽自由,挥洒横出,既见树形,又现风神。那空中常有流云,在其极白处,枝丫惊蛇般穿梭。枝丫之下,浓重的松影却似波涛,在长林中抚掠,似有雷声滚过。他的柳树梨花却又是另一番景象,那柳一缕一叶都乘着风,接地处,往往有一条长路或一围篱墙向纵深延展,更显惠风之象。一杆笔该硬处如钢,该柔时若风,如此天地万物一例相看,却又风姿信然,心亦吐纳,是开坤绘画最令众人羡羡然之处。

     

        赵开坤在他的创作手记中有言:“绘画是一门手艺。所谓手艺,不单单是一种技术的娴熟,更重要的是一种投入的精神,一种与生命、生存融为一体的那么一种默契。”话语淡然,却掷地铿锵,内里透着一份自信。能让生命与自然达成一份默然的契合,这是古往今来多少艺者的追求。赵开坤笔下的风景多是日常山林的景致,但他却能展露宋画中烟树盘谷的清旷,展露春风一夜梨花开的灿然,这其中不唯他的用笔用色,更在他沉浸于自然之中的深深的专情与沉醉。《文心雕龙》有言:“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我看开坤诸多的写生现场照片中,在大草帽或毡帽的浓影之下,一双眼闪着光,射向远方。这是真正的绘者之眸,多少生命的感情如飞矢般射出,多少天人的兴发在这里洞然相契。这正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伟大的默契,也正是我一再援引韩昌黎的“盘谷序”言,而就赵开坤的绘画在心中为之歌咏的。我想,这样的盘谷默契,必将垂范后世,令多少同代与后生终生以为榜样。

     

        (作者:许江 为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