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
老家位于村子的最北头,宅子后面的一亩多地也是我家的。以前这块地主要种菜,方便家里摘菜做饭。后来,我去当兵离开了家乡,父母也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地种不完,爷爷就把这块地围了栅栏,里面栽种些适合北方生长的树种。十几年过去了,昔日的菜地如今长成一片茂密的小树林。
这块地不大,但树的种类不少,有杨树、榆树、梧桐,还有我最喜欢的苹果树、梨树、桃树和柿子树。这片小树林不仅是我回老家最爱去的地方,也是鸟儿栖息和聚会的地方。我还颇有创意地给这片林子起了个名字——“鸟之国”。
细想起来,“鸟之国”这个名字倒也贴切。现在老家基本没有成片的树木了,一般的家庭顶多种一棵矮小的石榴树,既不占地方,中秋的时候又可以当作供品祈求全家平安。不知从何时起,农村街边和路边的大树也消失殆尽了,即使有几棵孤零零的小树,也招不来鸟儿的兴趣。相比之下,老家后院的“鸟之国”,所有树都没有喷洒过农药,加之树种又多,过往的鸟儿路过时都愿意在此盘桓歇脚,有的干脆就在这里筑巢定居。
尤其到了春天,鸟之国热闹非凡。吃过早饭后,娃儿们聚集在这里,你追我赶,笑声一片;爷爷和邻居家的长辈们会来这里打太极拳,唤作庄稼人的“有氧运动”。奶奶则在挨着栅栏的空地上挖几个坑,撒下几粒丝瓜和梅豆的种子,到了秋天,丝瓜、梅豆的叶子就会爬满栅栏,绿油油的一片,既可看景,也可摘瓜取豆做菜。
树冠下是一种风景,树冠上是另一种风景。麻雀、鹦鹉、画眉、喜鹊、杜鹃、布谷鸟等十几种鸟儿把这里当作生活的乐园,每天准时叽叽喳喳地奏响“交响乐”。其中,鹦鹉因羽毛色彩绚丽,鸣声响亮,动作敏捷,特别招娃儿们的喜爱。冬季没有树叶时,娃儿们经常会从家里拿来半块苹果扔在地上供鹦鹉食用。当然,庄稼人最喜欢的还是画眉。画眉样子漂亮,聪明灵巧,不仅会学人说话,还会模仿猫狗的叫声。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看到画眉飞到身边,都要挑逗它说上几句。时间久了,学“油”的画眉就不再“免费”为人们服务,只有吃上几条递来的虫子,才会遂人所愿。在鸟之国,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麻雀,不仅样子难看,而且繁殖快、家族大,对庄稼造成不小的破坏。但“鸟之国”毕竟是个大家庭,而且麻雀早已成为国家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杀。于是,庄稼人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逢秋收的季节,便在房顶上撒些发霉或陈旧的粮食供麻雀享用,希望以此减少它们对庄稼的侵害。
一年四季,我家后院的这片林子都有鸟儿飞来飞去,饿了吃点树上的叶子和果实,渴了落到树下的水缸沿儿上畅饮一番。爷爷也乐见鸟儿的陪伴,到了冬季鸟儿缺食了,爷爷就会每天撒上几把谷米,通过热情的款待把鸟儿留了下来。
我家后院的“鸟之国”,是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更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眷恋和守护。
(作者:张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