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6日 星期六

    莫要割裂城市的“生命线”

    作者:邹煜超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6日 09版)

        近年来,我国鼓励城市走特色发展之路,呼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然而,“千城一面”的状况并未得到扭转。总的来看,如今的城市建设走的大概是两条路:一条是“洋路”,一条是“古路”。个别地方政府政绩观存在偏差,好大喜功,热衷于打造“面子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盲目追求“世界第一”“亚洲之最”,短期内效果不可谓不显著,以至于更多城市纷纷效仿。不是有人总结,国内城市建筑有“崇洋、求怪、趋同、贪大、逐奢”五大“怪现象”吗?与此同时,“罗马”“普罗旺斯”“地中海”“维也纳”等洋名字遍地开花,以此博人眼球。在有些人眼中,也许这些洋名字显得更时髦,但却忽略了本土名字所经历的风雨沧桑,以及文化积淀的源远流长。取舍之间,不经意显露出了审美上的单调、浅薄与浮躁。

     

        除了崇洋媚外的商业步行街,如今人们外出旅游最常见的景观还有仿古一条街。这些“老街”虽然也有繁复的雕花门窗和高悬的仿古牌匾,不乏古色古香之感,但从建筑风格上却很难看出来自哪朝哪代,有何地域特色,能关联上什么故人逸事。本来,修“老街”是为了让城市建筑多元化,尽量还原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但“拆真古迹,建假古董”的做法,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比如,一百年前老北京孩子的童年是和四合院相伴的,“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就像郁达夫所说,四合院“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可见,四合院是老北京城的文化记忆和独特坐标,若没有了它们,古都北京的历史风貌、地域特色将无处承载。

     

        城市如人,有着独特的记忆和完整的生命历史。作为当代人,我们千万不要人为地割裂或轻易地毁弃这些——请记住,我们是在为自己,也是在为后代守护。为什么一些国际性大都市,在历经千百年风雨后仍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令世界各地的人们流连忘返?原因还在于其具有的独特魅力。正如人们想到伦敦,不是因为牛津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因为敲响了一个半世纪的大本钟;人们回忆巴黎,不是因为灯红酒绿的现代化街区,而是因为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的埃菲尔铁塔……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曾经对中国友人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独一无二的存在,总能带来特别的感动;千篇一律的重复,往往引发审美的疲劳。因此,城市建设不需要贪奇求洋的“欧陆风”,也不需要似是而非的“复古风”,它需要留住城市的独特印记,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真正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拥有存在感,找到归属感,享受幸福感。

     

        (作者:邹煜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