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沈壮海在《求是》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在文化问题上的积极精神状态,有其关键性的构成维度。文化精神的自信、文化能力的自信、文化道路的自信是其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自信,分别指向文化的内容体系、创造主体、发展路径,也提示我们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基本着力点。第一,文化精神的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信仰。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体系所蕴含的基本的、起主导性作用的思想内容,它具体展现为文化的理想追求、价值体系等。增进文化精神的自信,就是要增进人们对优秀中华文化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第二,文化能力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有能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信念。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对文化创造主体创造新文化能力的自信。提振我们的文化能力自信,尤需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在当代的文化新创造以及面向未来再创文化辉煌的能力。增进文化能力的自信,就是要增进中华民族在充分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续写出更加瑰丽文化新篇章的信念,努力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的更加多姿多彩作出中国贡献。第三,文化道路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等,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增进文化道路的自信,就是要增进中华民族“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与定力,扎实迈好我们发展中的每一步,建设彰显中华民族智慧、气度和神韵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