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9日 星期日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影响世界

    演讲人:娄晓琪 演讲地点:北京市孑民堂 演讲时间:2017年3月27日

    作者:娄晓琪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9日 07版)
    娄晓琪 1965年7月生于河南,“文明工程”发起人和课题首席研究员,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执行会长、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完成的“文明工程理论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法国卢浮宫。
    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莫高窟第323窟)。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中心柱南向面上部思惟菩萨雕塑(北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进入多层次、多元化问题交融阶段,单一或局部简单的方式无法解决世界面临动态开放的复杂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预测人类全球化共同未来,提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被国际舆论称为“新文明观”和2014“文明宣言”的演讲,系统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同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关于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世界文明历史的三个阶段

     

        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是指存在于那些对于社会文明发展能够发生不同社会作用的不同社会主体,即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平等、友好并以客观公正态度来从事双方主体或多方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主流。文明互鉴表现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如果以时间与空间格局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将世界文明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公元1500年前后为界限,世界各地在分散中发展,在初步接触中互相了解与学习;第二阶段从公元1500年至2000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国家对于其他地区的殖民,世界各地联系愈发紧密,冲突也进一步加剧。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不平衡发展与帝国主义侵略所导致的最严重状况,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伤害。联合国的成立,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曙光。然而,冷战的延续,南北差距的加大,使得“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并没有受到普遍重视。21世纪是第三阶段的开始,我们可以称之为“文明共享的世纪”。这个阶段的文明交流互鉴必将更为深入,文明成果也将不会被少数国家霸占。

     

        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是中国的舞台。这既宣示了我们开放包容博大的文化胸怀,又宣示了我们的文化信心和文化理想。因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和多向的,其目的是交融和再生,当然也会有交锋甚至碰撞,但交流的结果必然是推动文化融合中的多样化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丰富和繁荣。人类历史在追求共同价值中拓展伸延,当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而又不得不清理工业文明的精神杂质和生态后果时,我们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数字文明时代了。但未曾改变的还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成功路径,文明是遥远曲折的成长路程,文明的价值始终存在,不断升华;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展示、传播与传承、学习与互鉴就是世界的历史记忆与生存反思、补偏救弊、和谐发展与进步创新的动力。

     

    代表中国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特质

     

        在古代,中华民族是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宽容厚道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之国。今天,中国人仍秉承“君子以天下为己任”这一传统,始终坚持和平外交,并追求“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共享文明成果的梦想。我们自觉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就像河流,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河流需要不断地前行而滤清杂质,最终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海。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智慧与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其中和而不同的天下观念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历史证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主要传承形态,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人天下观念的现实内涵。自古以来,人类的发明与创造往往会突破民族或国家的界限,能够在相互作用的交流过程中共同获得加速度的发展。丝绸之路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因而丝绸之路便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古代国际文化交流路线,被视为文明交流的典范和象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面对世界发展大势,面向世界开放学习,在探索实践的风浪中学习融合、在创新中不断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日趋成熟。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革命新浪潮再次凸显了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共通性,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今天,需要更多地关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其意义至少不亚于生物多样性。维护和保持这种多样性,有利于全人类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持续发展和共同进步。相对于那些已经灭绝或断裂的文明,中华文明持续至今,必有其符合人性本质的共通价值存在,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存在着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与可持续基因。数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充分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在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世界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大大展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是彰显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就是要与世界各国一道,给世界提供最大的公共必需品——和平交往的政治空间和共同繁荣的价值目标、文明交流的安全模式与文明互鉴的发展平台。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拥抱了经济全球化的理念。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就在于它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这是数千年来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必然结果。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中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将延续和增值以下这一组数字,这是中国近70年来对世界文明贡献的实践成果,值得珍视:1950年至2016年,中国在自身长期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7万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这些数字,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将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放置在历史与时代的背景中进行论述,无疑是对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他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超越国家、民族、宗教和国际政治的时代命题,是对人类文明走向的理性判断。它包括“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也包括“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包括“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也包括“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是超越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的共同体、合作的共同体、可持续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模式和目标,体现了和谐、和睦、和爱、共存、共生、共荣等重要理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让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距离愈发靠近、彼此依存,对命运共同体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中国有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千百年来,经济、教育、科学、文化是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彼此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桥梁,没有政治色彩、意识形态分歧的互通更为持久和稳定。但是冷战结束20年来,一些在两极格局下被掩盖和压制的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地区变得动荡不安,而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普遍化。面对着新的挑战,中国坚定不移地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不同文明、文化和民族之间开展对话交流创造条件,努力增进人类社会对正义、法治、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

     

    体现文化自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体现了文明范畴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厘清了什么是文明,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是什么?文明,civilization,源自于西方,原意是市民化或城邦化,近代开始广泛使用,含义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民国初年,civilization经由日本传播至中国。这个词汇被翻译成文明,就是汲取于中国古籍,尤其是《易经》,意思是包括文化礼仪在内的人文精神照亮天下,比西方的原词更强调人文精神。后来文明概念的使用基本上多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历史发展看成世界文明史,这就将历史理解为总结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研究和思想成果的普及,而不是帝王内斗外战史。

     

        现代思想史中,文明作为哲学或者社会科学的综合范畴,已经形成如下含义:一是实体范畴,也就是较大地域上的多个民族在历史和现实中所共同创造的辉煌成就,更多是指其拥有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这就有文明创世、文明共生、文明延续的观念。二是价值范畴,指的是创造这种辉煌所要达到的行为原则和精神规范,比如相互尊重、有礼貌或外交上的平等礼仪等等,这就有文明传播、文明特质、文明规范的观念。三是文化整体评价范畴,也就是说文明是优秀的、进步的或可持续文化的集合体,这就有文明跃迁、文明融合、文明升华的观念。四是社会发展的类型范畴,就是说人类发展的阶段性和成果的差异,往往以生产方式为标志,这就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这就有了文明交流、文明转型、文明共享的观念。五是社会文化的领域范畴,也就是社会发展领域从积极的方面划分为政治文明、产业文明、商业文明、科技文明、生态文明等,这就有文明反思、文明互鉴、文明共荣的观念。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需要以文化自立的姿态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使命,以文化自觉的行动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以文化自信的态度传播国外优秀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重任,以中华文化品牌的推广搭建起文明对话和文明交融的桥梁。“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便是“文化自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现。

     

        在此,我们继续提出“看文明、知中国、走世界”的文化自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三部曲:

     

        第一、文化自立看文明:这就是文化自立的思想主体建构。看文明,就是用思想和影像表现以五千年中华文明为底蕴的人类文明传承的过程与本质;看文明,不仅仅只是看中华文明,更重要的是看世界文明,以此体现我们文化自立的姿态和基础。这需要我们深刻认知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和合”“中和”精神特质,在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百年之后,重新认识和反思我们自己的文明品质正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失衡的重要途径之一,达到文化自立的文明境界。

     

        第二、文化自觉知中国:这就是文化自觉的文明思想凝成。知中国,就是用思想和影像解读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及其在当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知中国的本质过程应当是知世界,在知世界的过程中知中国,以恢宏的国际视野、以学习和比较的精神了解自我,认知自我,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这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扬长补短,自主适应,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确立自己的位置,达到自觉。

     

        第三、文化自信走世界: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国际品牌创立。走世界,就是用思想和影像建构关于中国和世界共享的自然风物、人文哲理和精神体系。只有走向世界,才能达到文化自信。走世界就是凭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底蕴,主动而自觉地学习、汲取、理解当今世界文明的大趋势,形成自立自主走向国际的文化品牌,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人类文明共同价值中的和谐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指引我们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塔,让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让先进文化、可持续文化和共同的精神价值凝聚中华儿女,和谐世界万邦。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正引领我们脚踏实地地走在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光明大道上!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