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走向世界的中国功夫】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月17日,本年度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秋平在谈到今年武术工作的重点时,将“解决制约武术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加强武术行业队伍建设”放在最前列。同时,他还提到,加强武术国际推广、推动武术职业化,也是今年的两项工作重点。
然而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几项“工作重点”虽已提及多年,进展却并不明显。尤其是,如何让中国武术更简单易行地在全世界推广,目前武术发展面临哪些困境,一直是困扰中国武术界的主要问题。
日前,中国武协副主席傅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武术门派繁多,中国武术要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繁杂和不规范状况,就是要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和市场化,各个门派无论是拳种还是剑法,要有统一标准、统一规范,而不是同一拳种技法各不相同。另外,简单化非常重要,技术动作简单实用而非只图个眼花缭乱。”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武术联合会在中国牵头下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的北京亚运会上,武术已作为正式比赛项目首次进入国际综合性赛事。随后,让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大家庭,便成为中国武术的终极目标。2001年,随着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更是为武术进入奥运会进行了实质性努力。但是,武术并没有出现在北京奥运赛场。中国武术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我们要入奥,入奥了才好推广;但推广基础不够,又无法入奥。这个悖论正恰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矛盾。
与此对应的问题是,我们一方面希望有更多外国朋友爱上武术、习练武术;但另一方面,我们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夺取奖牌与名次上。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20多年来,组织了世锦赛等一系列国际比赛,但亚洲选手几乎“一枝独秀”,亚洲之外的参赛者寥寥无几,获奖就更少见。
“武”动世界任重道远
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陈国荣认为,中国武术好比中国菜的“满汉全席”,门派众多不说,还讲究“形”“神”“气”的统一,其文化内涵正是吸引外国受众的地方。但是,搞竞技武术就得像“麦当劳”,需要标准化、简单化,才不至于让外国人喜欢却看不懂门路,没法练。
去年年底卸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高小军曾表示:“武术推广要分阶段工作,现阶段我们将集中完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工作,暂时还没有考虑到整体包装,现阶段还是侧重文化方面的交流。”此外,包括向国外派遣教练员的工作也已经开展,在中国的大学里,武术成了很多大学生的体育选修课。
高小军认为,如果把文化内涵从武术中剥离出来,仅仅把武术视作一个体育项目,那么武术在国际上是很难获得推广和发展的。“武术应该进行资源整合‘打包’宣传,而在大力推广之前,首先应该完成的是武术资源的‘标准化’工作。”
中国的功夫明星李连杰就建议,把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推向世界。他所设想的太极推手比赛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效果,“比如说在水上架一个擂台,按体重分级别,分男女项目,谁被推到水里就算输,而不是停留在现在的裁判打分制。”
李连杰已开始他的太极产业构想:从服饰到健身俱乐部,从动漫到影视出版。按照他的设想,未来5到10年形成太极拳产业,15至20年间,“太极拳俱乐部应该成为纽约、伦敦等所有国际大都市里头一个最亲近的健身场所,一个可以与自己聊天的地方。”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去年公布的《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中指出,在以后五年中,我国的武术国际推广渠道将会被拓宽,同时还要继续推进武术申奥进程。另外,武术广泛进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领馆等组织机构,让武术成为我国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协助国家汉办,力争在全球50%以上的孔子学院开展武术教学活动。
《规划》还着重强调了竞技武术申奥的进程和步骤:加强与国际武术联合会合作、探索武术国际性赛事开发模式,重点打造武术国际交流品牌赛事,使武术成为中外体育交流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武术在世界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展;逐步推进武术进入英联邦运动会、世界运动会以及世界各区域性综合运动会,努力推进竞技武术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
对此,“江南船拳”传人丁裕春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应该搞一个专家委员会,专家应来自大学、民间、政府等多个层面和部门,他们应该对不同门派的文化渊源、特色兵器、练功方法、生存状况做一个详尽的调研,之后出版一本《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大全》。“只有如此,中华武术才能避免门派大杂烩,正本清源地发展下去。”他说。
(本报记者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