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0日 星期一

    文艺批评空间重塑“四步走”

    ——以“闽派”新锐批评实践为例

    作者:黄育聪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0日 12版)

        【文艺观潮·文艺批评再出发①】

     

        文艺批评既承担着阐释艺术思想、解读审美内涵的功能,同时也对文艺发展起到引导与正本清源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如何落实批评的责任、发扬批评的精神、强化批评的力量,是每个文艺批评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文艺工作者为重振批评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批评家与出版业者联合推出系列批评专著,围绕文艺热点展开专业批评,在社会上引起集中关注和探讨,是一个开拓批评空间、敞亮批评视野的有益尝试。海峡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的“闽派文论丛书”,就是试图通过借助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闽派批评”现象,重新激活批评能量的具体实践。2016年,南帆、刘小新主编的“闽派批评新锐丛书”,展示了一批受过严谨学术训练、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的“闽派”批评新秀们的成果,这对于推动批评空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

     

    重建积极的价值观

     

        重塑健康活跃、开阔敞亮的文艺批评空间,关键在于重建积极的价值观。近年来,文艺批评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价值观的缺失。没有积极的价值观作为意义规范,文艺作品就容易因为导向错误、道德失范、审美内涵贫乏等一系列问题而沦为市场的奴隶、人情的交易,甚至西方理论的跑马场。“闽派”新锐批评家对于建构正确、科学的文艺批评价值观有着一致的认同。

     

        谢有顺在《文学及其所创造的》一书中就直言要根治当下批评的弊病,必须“郑重地重申批评家对文学价值的信仰,重申用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来理解人类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并肯定那种以创造力和解释力为主要内容、以思想和哲学为视野的个体真理的建立作为批评之公正和自由的基石,就是要越过那些外在的迷雾,抵达批评精神的内面”。

     

        吴子林指出一个有社会良知和积极批判精神的批评家必须“能顷刻洞悉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揭示文学作品中虚假、陈旧、落后的观念,鼓励、激活、凸显其中在真实性上有所突破的隐秘观念,做到既理解文本的深层意义,又理解自我和历史的道路”,从而起到“有效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他如郑国庆借“现实主义”问题重新思考“人与历史的多重关联”,陈舒劼以“价值认同”考察当代知识分子生命选择等实践,都是对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正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这份坚持,让他们得以在阅读当代文学、对话人文思潮、分析文化现象的纷繁芜杂中,坚守艺术理想、道德良知和职业操守,牢记文化担当、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激情投入文艺批评创作中。

     

    运用恰当的批评方法

     

        优秀的文艺批评是对文艺作品和现象再发现、再创造的艺术过程,无论是细读文本还是历史还原,无论是个性精神分析还是文化场域解析,都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批评方法。以此观之,批评空间的建立还需要运用恰当的批评方法,使文艺批评具备“剜烂苹果”的能力。

     

        “闽派”新锐大多受过正规学院系统训练,自觉继承传统文论精华,又吸收西方文艺理论优点,形成了风采各异的批评风格。如王毅霖从传统书法美学入手,考察历代“书法的文化形态发展历程”,并“结合日本与中国台湾的书法发展特性”,以“探寻传统美学当代新的发展”,体现了他对于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与宽广视野。傅修海从收集、研究左翼文学史料出发,注重作家与历史语境的关联与动态发展,认为一些“红色文学史写作”大多抽离了具体当事人的历史体验而将论述普遍化,这一“反现代”的现代文学史叙述模式很容易由洞见变成偏见与盲视。林秀琴、练暑生以“历史”为切入点,重新评价“文学史”写作与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意识。林秀琴认为:“如何在个人化的历史叙述中建立具有公共性的知识与价值意义的历史叙述,才应是现今文学史叙述的重点。”而滕翠钦则批判性地运用“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介入当代文化现象观察,指出“80后”术语背后的怀旧消费主义及其运行逻辑,较为成功地化用西方理论阐释了当下文化现象。

     

        “闽派”新锐批评家以扎实的学术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自觉将中西方文艺理论研究方法与历史意识、人民立场、美学鉴赏等相结合,初步实现了将“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相结合的批评方法。

     

    及时介入正在发生的文艺事实

     

        拓展批评空间还意味着文艺批评要对新兴的文艺形式及时介入与引导。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如果说积极的核心价值观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引导,科学合理的批评方法为文艺批评提供了充分的考察依据,那么对当下文艺现象的及时介入,则为良性批评空间的建构提供广度与深度。

     

        谢有顺认为,文学批评的当下价值,就体现在对正在发生的文学事实的介入上。只有对鲜活的文学创作和生动的文学现象进行及时跟踪与判断,文学批评才能对复杂的艺术内涵进行梳理和辨析,才能为艺术的发展指引路径与方向,才能彰显独立而坚实的力量。

     

        纵观“丛书”的12本专著,都是对当下文学活动、文化思潮和文论新变中的热点现象与重要问题的观察、思考与探索,可谓紧贴现实、与时俱进。如伍明春在对现代汉诗的考究批评中,给予新兴诗人及时而中肯的评价。黄发有则直面当前兴盛的网络文学,他认真考察了互联网时代给文学带来的冲击和变化,通过梳理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点,较准确地指出支撑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乃是“寂寞共同体”的青年网民以及他们萎靡的精神,“在网络面具的遮盖下,借助网络文学的阅读和网络游戏的娱乐来宣泄郁闷和寻找快感”。并指出文学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市场和“精神寂寞”的合谋下,“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审美内涵”。这种既坚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执着艺术审美的批评规范,又保持动态的文化考察眼光和客观的价值判断态度的精神,使“闽派”新锐批评者的艺术批评呈现出理性复归的路向,焕发出正义的文化品格。

     

    实现批评声音的有效传播

     

        如何传播批评的声音,增强批评的影响力是文艺批评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多媒体时代,在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各种“酷评”铺天盖地的冲击下,严谨而严肃的文艺批评难以引人讨论与关注。面对当前批评困境,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辑同仁与批评家们在如何重塑既严肃又引人注目的批评空间上有了一致的看法。

     

        他们首先选择了20世纪80年代以谢冕、孙绍振、林兴宅等人为代表的批评家,推出“闽派批评”丛书,树立起“高度参与现实,对理论有强烈兴趣”为特点的“闽派批评”,接着又陆续推出“闽派批评新锐丛书”。新锐们虽然兴趣热点不同,但却有着大体一致的批评理想。正如石华鹏所说:要批评质疑不要吹捧,要明白晓畅不要晦涩空洞,要文采飞扬不要寡淡无味,要与作品交朋友不要与作家勾肩搭背,要刺激影响创作不要批评创作“两张皮”。可以说,“闽派批评”的精神内涵得以继承与发扬,因此,也较有可能引起关注与讨论。

     

        再则,新锐批评家们的集体“出场”也有利于改变各自为战、声音分散的局面。“闽派”新锐们跨越籍贯与地域的限制,在诗歌、小说、文学思潮等传统文艺批评和书法、网络艺术等跨界文化批评的多元汇聚中,以思想为先导,以学术为基础,以积极态度介入重大文艺话题,以较为整合而统一的步调,既张扬了各自特点,又实现了批评声音的最大化。此外,这种出版者与批评家联合的出版模式,因为其持续时间较长,其文化影响也将不断得到强化。正如南帆所说,重提“闽派批评”制造乡贤的学术聚会或者地域文化表彰仅是次要目的。重要的是发现新型话语平台,召回曾经活跃的批评精神。“闽派批评”通过历史的追问和现实的关怀,为新媒体时代的文艺批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文艺批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历史意识和美学观念为坐标,回应文学及相关问题,批评家与各方通力配合,营造出一个严肃而有影响力的思想平台,开拓出多元而丰富、精彩而缤纷的文化空间。

     

        (作者:黄育聪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