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用相机捕捉光线投射在建筑空间中,它可以产生色彩,强化构成,同时拉开空间的层次感。但毕竟相机的取景器像一张有限的方形“画布”,有时我会只拍摄建筑的局部,让建筑隐藏部分的张力流向画面以外。
这样的作品,摄影师知道它的全貌,而观看的人们则会对这张照片局部散发出不同的猜想。
好奇心让我了解建筑——从神秘到熟悉,而建筑摄影让我把熟悉重新变回神秘。
曾经,一位老师带我们几个学生去拍摄一个废弃的工厂,他把三脚架支在一边,对着远处的灰色楼宇张开双臂,闭上眼睛,然后双臂慢慢向内微合,睁开眼睛的时候,指尖的透视正好触到楼的边缘。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建筑有呼吸。拍摄任何事物,心里有它,它就有生命。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建筑中,不管多么单薄的线条,只要有夹角就能形成空间,而空间里的几何形态则带来了纵深与遮蔽,因而有了互动和神秘。许多建筑具有对称、重叠等外观形态,比如故宫。这种空间组合往往会增强建筑整体的气势。如果其材质对于自然环境具有倒映或者反射效果,比如镜面建筑映射了天空的蓝色、树的绿色,或者自身的装饰色,那么规律的镜面铺设就会被打乱,更加充满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