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3日 星期五

    “非遗”艺术与科技的交融

    ——访清华大学“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3日 05版)
    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左一)对传统印染进行田野考察。光明图片
    浙江嘉兴,小朋友正在学习扎染传统工艺。金鹏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不知道有多少次田野考察,让醉心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痛心不已:“以天然大漆为例,我国具备丰富的生漆资源、丰厚的工艺技术储备、庞大的从业群体和广阔的消费潜力,但制漆技艺却不够精细,使得国外低价采买中国生漆、再高价把精炼漆卖到中国,一出一进,价格整整差了十倍。”

     

        “还有天然染色,在贵州、云南等地山区,以蜡染、扎染工艺表现并通过靛蓝染色形成花纹的面料被服饰、家居行业广泛使用,但也受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冲击,濒临失传和变异。”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则对民间印染工艺的发掘与保护一往情深。

     

        当人类从传统走到现代,面对市场和机器的挤压,这些民族瑰宝如何传承、活化,融入现代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清华大学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实验室,倾听艺术与科技碰撞的声音——在这里,清华美院一流专家团队、各工艺实验室及清华其他院系科研力量,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工艺传承、利用、发展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实验室主要有六大研究方向:一是传统印染纺织材料与工艺研究,如传统天然染色的固色与标准化,传统织绣印染技艺复原及现代应用;二是传统陶瓷材料与烧造工艺研究,如古法烧造技艺复原及现代应用;三是传统大漆材料与工艺研究,如大漆提纯、衍生品开发,古代漆器制作工艺复原及现代应用;四是传统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如鎏金、炸珠等传统金属工艺研究及现代应用;五是传统玻璃材料与烧制工艺研究,如铸造、吹制等传统技艺研究及现代应用;六是古法造纸材料与传统印刷工艺研究,如传统造纸、印刷技艺复原及现代应用。”清华美院副院长、实验室主任苏丹教授介绍,实验室将从材料科学和工艺设计研究入手,解决非遗传承和活化所面临的基础性技术问题,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

     

        事实上,早在实验室成立之前,这群矢志于中华传统工艺研究创新的学者们,已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缂丝与蜀绣结合的时装、曹氏宣纸经现代设计转化而成的灯罩、河南钧瓷与青海银器传承人合作研制的茶具……每年的“非遗进清华”活动总能吸引众多关注。在承接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清华美院的专家们让传承人走上讲台、走进图书馆、走进教学实验工坊,拓宽思维,让传统工艺从墙上回归生活。

     

        细滑如水的真丝上,龙、祥云、汉字、八卦、剪纸、皮影等图案变为设计元素。借助丝绸这种诉说东方文化与情感的材料语言,清华美院副教授张宝华用最具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设计出实用与艺术相融合的雅致丝巾。

     

        在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的走廊里,行色匆匆的人们常常被两幅巨大的公益壁画吸引——《凤舞朝阳》中巨大的凤凰正展翅飞翔,《京东粮道》则描述了一幅昔日朝阳门码头忙碌运粮的场景。两幅壁画均采用湖南醴陵的釉下高温彩瓷工艺制成,由著名艺术家陈若菊和周利钊设计、清华美院郑宁教授带领陶瓷系学生创作完成,如今已成为亮眼的文化地标。

     

        而这一件件交汇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着艺术与科学的作品,都成为实验室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与财富。

     

        “‘非遗’的实质是活态,仅供博物馆陈列和向游客表演的是假‘非遗’。‘非遗’传承一定要回到日常生活。”实验室副主任陈岸瑛说,使“非遗”工艺迸发出时代火花是实验室的期盼。这其中,如何让艺术与科学完美交融至关重要:“比如手工造纸,相比于机器造纸更能满足书画家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家居生活用品中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手工打造的银器受到广泛喜爱,但银的氧化变黑问题却是世界性难题。此外,如何低成本解决鎏金工艺的安全性,也亟待研究。只有从对材料和技艺的基础科学研究入手,而不是以个体化的、难以复制的经验为凭据,才能从根本上赶超其他国家,促进中国传统工艺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短评

     

    “非遗”工艺,活化才能传承

     

        如何对待“非遗”特别是一些传统工艺,是一道需要谨慎作答的考题。清华大学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实验室的三点创新给出了他们的回答:一是“扎得深”,不只是拘泥在实验室中,而是真正与“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产区深入合作,解传承之忧、发展之难;二是角度巧,以材料为抓手,切入“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研究,既号准了当下“非遗”保护的“病灶”,又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三是视角广,引入材料科学和工艺美术史视角,使传统工艺研究从经验性、操作性层面提升到科学的高度。

     

        这家实验室告诉我们,“非遗”工艺不仅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还要具有实用性,不仅要传承、保护,更要活化。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单纯就保护论保护的限制,和现代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让传承人在保护中受益,让民众通过保护“非遗”提高生活水平,才能激发民众的积极性,让保护成为活态的发展。(本报记者 邓 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