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呼和浩特1月25日电(记者高平)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日前公布,获奖成果366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235项。获奖成果呈现出内蒙古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应用决策成果贴近现实,基础理论成果蓬勃发展,训诂学、地名学等冷门绝学成果进步显著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繁荣景象。
内蒙古传统优势学科草原文化研究、民族理论研究等继续保持活跃高产状态。一等奖内蒙古大学李树新教授的著作《内蒙古地名文化》,对内蒙古地名的起源、词语特征、语言结构、语义演变、分布规律及其更易等进行了多方面、多语种系统建构。在草原文化研究方面,专家学者深入挖掘蒙古文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占布拉道尔吉与〈蒙药正典〉研究》《我国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等一批成果贴近现实,服务社会,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拘于“地区特色”,一些基础学科包括训诂学、汉字文化学、国学等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一等奖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建莉教授的著作《〈尔雅〉同义词考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尔雅》的词义关系,对《诗经》《论语》等“十三经”古典文献研究具有应用价值。陈亦民的著作《汉文字干支》、张金兰的著作《关洛学派思想关系研究》等成果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