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6日 星期四

    每个人都可以有“科学梦”

    作者:杨舒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6日 13版)

        【科学随笔】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我国为16.8%,引发了社会对如何呵护青少年科学家梦想的忧虑。

     

        笔者认为,这一测试结果,与其说是中国孩子对“科学家梦”没有太大兴趣,不如说这体现了中外对于“科学”这一概念认知的差异。正是这种理念上的偏差,影响了中国青少年对于科研工作的职业选择。将这一测试结果简单理解为更多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有“科学家梦”,显然有失偏颇,从事科学工作并一定要成为科学家,“科学梦”也不应只是“科学家梦”,社会固有认知限制了中国青少年的选择。

     

        在中国社会的认知中,“科学”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是实验室里的“高大上”,亦是教科书上的“听不懂”。提到科研内容,人们常常想到的是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基础研究学科。

     

        提到科研工作,人们自然将职业指向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当年,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打动了无数人,却也让与“陈景润”类似的科学家形象在许多人心中扎根。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流行文化中塑造的关于科学家“书呆子”式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公众头脑中,其刻板化程度明显高于欧美等国家。

     

        然而,反观本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科学相关行业从业者”的界定,却十分宽泛,其中包括从事健康卫生事业、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人士或工程师等。可以说,只要致力于研究、利用并发展现代科学的职业都可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之中。在这样的语境下,科学与普通人的距离似乎不再遥远,科研工作也并非遥不可及。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公开表示,测试的目的并非寻找未来的科学家,而是关注“在海量的信息流和飞速发展的当下,每个国家的青少年是否能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周光召院士曾说过,“科学不是少数人参加的事业,也不仅限于科学家群体。”实际上,从微博到微信,从网购到租车,从街头巷尾的快捷支付,到四通八达的航空高铁,科学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也从来不是冰冷与生硬的。拥有科学素养,运用科学知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推动科学发展,都可以有自己的“科学梦”。

     

        而呵护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梦”,应当从改变人们的固有认知开始。在享受科学所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每一个现代人都应当拥有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式,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而其中能够专注于探索科学的人,就有可能从事科学工作,甚至成为科学家。

     

        科学这条大道上,不只有汗水与“冷板凳”,更有乐趣和激情,不只有绝顶聪明的“最强大脑”,更有普通人的勤勉与努力。

     

        总之,每个人都可以有“科学梦”,中国的科学事业,也更需要每个人都勇于参与和奉献自己的智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