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书敖包印证牧民的书香生活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5日 04版)

        【新春走基层】

     

        早听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有一户牧民自建起一座藏书3万册的大型蒙文图书馆,日前,记者专程前往探寻。

     

        这座当地牧人最大的图书馆位于毛乌素沙地的东北边缘,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西里嘎查,由54岁的牧民阿拉腾毕力格和弟弟自费建设。阿拉腾毕力格一家的特殊之处是爱书、读书。由于弟弟哈斯毕力格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他家藏书越来越多。2010年,兄弟俩在自家的大院里盖起3间蒙古包,全部用于藏书,起名为毕力贡仓蒙文图书博物馆,“毕力贡仓”就是智库之意。

     

        图书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分两个片区。图书馆片区由3个蒙古包组成,内存3000多册蒙古文书籍,其中不乏蒙古族文学大家的珍贵书稿和绝版图书。《大藏经》影印本、《梅力更召蒙古文诵经集成》《17世纪蒙古文历史文献脚本集成》等书籍均为珍品,《搏克传奇》《阴山殇》等当代蒙古文巨著原始手写稿等均为独家之藏。博物馆片区在住家东侧,设有蒙古文图书印刷史、蒙古族著书造书习俗史、蒙古文书刊封面设计展、蒙古文原始打字机、铅印工作台及印刷机等实物展等六个展区。藏书两万余册,手稿400多册。

     

        记者采访时,高娃和5个牧民正好来这里借书,准备春节期间看。58岁的高娃是3个孩子的母亲,只读过小学四年级。尽管她家离这里有15里路,但她却是图书馆的常客。高娃不仅爱读书,而且近几年开始写书、写诗,已经出版了3本诗集和一张CD,CD里10首歌曲的歌词都由高娃创作,主题是赞美家乡草原。

     

        阿拉腾毕力格在建起图书馆的同时,还在图书馆后面的山包上建起一座高高的敖包。图书馆每收藏一本书,他就会把书名刻在石头上,然后放在敖包上。每年农历4月13日,牧民群众和读书爱好者相会在敖包下,手捧哈达,怀着虔诚和敬仰的心,举行祭书活动,以示敬重书本、敬重知识。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高级编审哈斯毕力格对记者说,这个敖包叫书敖包,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书敖包。向书敖包祭拜,表达的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文化信仰,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和不断求索。蒙古族历来有祭书的传统,过去多为经书,今天扩展到经典的文史哲图书和科技图书。2013年,台湾蒙古族文化学者席慕蓉慕名前来向书敖包祭拜,表示如有可能,要将自己珍爱的作品翻译成蒙古文,希望有一天把自己的书名用母语篆刻在石头上,融入族人对文化的尊崇。

     

        由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博物馆发起的“悦读改变生活”活动已经在嘎查举办了5届,每次都有上千人参加。2010年至今,有1.5万人次祭拜了书敖包。(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