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思政课”】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课堂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完美融合,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从本期起,本版特开设“不一样的思政课”专题,寻访那些大学校园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精彩课堂。
课堂实录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灰白色三层“解剖楼”伫立在绿树之中。《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就安排在这幢楼的101实验室。
30位学生身穿白大褂,端坐在解剖台四周,等待着老师开讲。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翻看手机,大家的呼吸甚至也都悄悄地放轻:这些医学生将第一次亲手解剖遗体标本,他们的眼神流露着期待、紧张、忐忑,还有一些恐惧。
同样身着白大褂的解剖课老师张黎声站到了讲台前,打开PPT课件,屏幕上呈现出“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字样。
张老师清亮温和的声音响起:同学们好!《人体解剖学》从今天开课了,这是每个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我将与“大体老师”一起为你们上这门课。
谁是“大体老师”?这是医学生对遗体的敬称,也有称“无语体师”“无语良师”。张黎声告诉大家:这些“大体老师”几乎全部来自于遗体捐献者。随后,他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述着遗体捐献者的故事——
“你们的学长、2012级研究生徐欣毅,身患白血病。在弥留之际,他跟妈妈说:我很想与我的学校一直在一起,我很想在学校当一名老师。徐欣毅去世后,他的遗体捐赠给学校。欣毅的妈妈说:我把唯一的孩子交给学校,请善待他。”
“还有一位‘大体老师’生前饱受病痛折磨,他留下了这样的心声:医学没有解除我的病痛,甚至未能准确诊断我的疾病,我愿意将我的遗体贡献给医学研究,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讲台上,张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讲台下,同学们的眼中含着泪花。张黎声动情地告诉同学们:你们应该从“大体老师”们的生命观、“大体老师”们的大爱大义中,感悟对生命的敬畏,感悟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
结束了半个小时的“开场白”,接着,两位“大体老师”从解剖台中“升”上来。同学们肃穆地对着“大体老师”集体默哀,之后,开始了解剖操作。此时,课堂的氛围凝重而温暖——实验课结束时,大家安静而有序地跟“大体老师”鞠躬告别。
教师体悟
专业课也能上成深刻的人生大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 张黎声
“人体解剖学”课程,除了专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外,还承载了德育功能。从第一课讲述“大体老师”遗体捐赠的动人故事开始,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遗体捐献、接收的过程和对“大体老师(遗体)”进行动手解剖、研究的过程,开展形式独特的系列活动,构建本课程可以承载的德育工作教学模块,将德育工作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亲身体验,获得感悟,树立“感恩、敬畏、责任”的价值观,激发其对生命和社会应当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人体解剖学课程的专业特点,我们以学生参与遗体捐献和利用的过程为主要内容,设计系列活动,建构德育平台。我们的德育资源库,收集了遗体捐献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文献等资料;来自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原始病历,信件原件和扫描文档;来自教师和学生在参与各种仪式和各环节的实施情况的照片数百张;原始录像资料5个小时以上;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心得体会200余条,学生书写的感恩卡200余份;整理了主要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并且与校红十字会合作,建立了学生与遗体捐献登记者及其捐献者家属的联系,开辟了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替代的特别渠道。
在教学实践中,“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在不断研究、设计、实施和完善,并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结合专业课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奠定基础。经过精心组织材料和教学设计,2015学年已在教研室全面实施,并且以PPT和“微视频”的形式制作了课件。
如今,我们还从原来的实验课前课后默哀仪式,增加了课程结束后学生为“大体老师”铺盖白布、敬献鲜花、鞠躬,向“大体老师”诵读和递交自己的感恩卡等程序,使其仪式化和流程化,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加强了庄严肃穆的“仪式”对学生情感的冲击力和对行为的影响。我们还多次组织学生对遗体捐献志愿者进行家访,邀请遗体捐献志愿者来校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获得感悟,感受大爱和大义。
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用情,专业课也能上成一堂深刻的人生大课。
学子心声
虽然这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但我们却从中获得了人文素养的熏陶和锻炼。医学院的教育离不开知识教授和技能培养,更离不开人文理念的传播和道德品格的养成。在小小的解剖教室,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学生谢冬阳
完成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局解课”,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更明白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道理。过几年,也许我会记不清股前区皮神经的具体名称,但这句话一定不会忘记,“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这样的人文关怀培养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极为重要的品格。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临床专业学生沈楠
每当想起“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每当面向“大体老师”默哀时,我觉得自己在与这些神圣的灵魂隔空对话。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给医学提供了进步的阶梯,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肩上所肩负的责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临床专业学生思璎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