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立德塑魂 育人为本

    作者:何祥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30日 14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切实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对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至关重要。

     

    坚持立德树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领域中的所有工作创新、所有改革推进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习总书记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当前,高校一定要按照总书记这四个“正确认识”的要求,真正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立己德”重在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坚守精神家园与道德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仁而爱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楷模,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情操,帮助青年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是保证党加强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坚持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师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富于创新,具有极大的教育引导需求和价值塑造潜力。

     

        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表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校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级本质与历史局限,教育引导高校师生的价值自觉和道德自律,有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决抵制错误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侵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内在统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前进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困难,亟须凝聚强大正能量来感召社会全员,推动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引导高校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正是围绕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开展的。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提升科学文化知识,锻炼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但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教育性质的不同和实践需求的不同,不同社会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性质和类型也迥然相异。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有助于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既要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建设本领,更应注重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坚持协同创新

     

        当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需要协同高校、社区、政府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为此,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队伍、体制、平台等协同创新,加强高等院校及相关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师生群体等之间的深度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先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展,创新是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系统化的协同设计。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参与主体存在目标不一致、缺乏沟通观念等问题,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树立协同创新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目标一致、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观念。

     

        队伍建设是协同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开展,不仅要求各参与主体具有较强的协同创新意识,更需要各参与主体具有战略眼光,整合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研究能力等各项协同创新能力。高校要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机制,必须建设一套运作方式和机制,使各主要参与主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稳定有序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结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最为紧要的在于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协调互动机制与综合评价机制。

     

        良好的协同创新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不仅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还能让各方参与主体在协同创新平台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何祥林,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