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成为青年人群体中两种声音时,80后林炉生已经完成了北上求学——留京工作——离京返乡——公益创业——再度北上深造——扎根乡土的历程。离开北京,回到福建,投身乡村建设,他称之为“离开北上广,重建桃花源”。
支教、创办公益机构,然后再返乡修缮土楼,办书院,照顾留守儿童,复兴乡村文化建设。林炉生的人生,展现了一个非典型的80后样本。时下选择“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并非个例,但这种选择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相较而言,林炉生选择将个人志向与乡村现实相结合,内含着一种个体革新和社会革新的意义,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由农村跳往城市,由小城市走向大城市,这是社会为当前多数青年人所设定的人生路线。年轻人的这种“晋升”方向,固然是城镇化浪潮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但也凸显了年轻人生活标准与活法的窄化。从文化多元、生活方式丰富角度看,代表社会活力的年轻人受制于单一化的选择之中,无疑是让人深思的。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是让每个个体都能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可能。然而在今天,像林炉生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称赞他跳出世俗化人生“套路”的同时,也不得不有所反思,如何从社会外部环境的改善上,让年轻人有多样化的人生选择。
林炉生的选择,不仅诠释了生活的另一种方向,也打开了乡村转型的另一种可能。在原有的乡村人才结构被消解的情况下,乡村的重建势必依靠外部力量的输入。而要实现这一点,年轻人的回归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像林炉生这样有“技能”、有想法又敢于践行的年轻人。
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驴得水》中,四位知识分子从大城市到乡村开办学校,希望改变民众的贪、愚、弱、私,但最终因自视甚高的教化心理和外力的干预而失败。与电影不一样的是,林炉生凭借自身对于家乡需要的深切洞察和自己所学的知识,带动村民和外部资源一起致力于乡村的重建,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们历来有着乡贤文化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像林炉生这样的年轻人,就可以称作新时代的乡贤。他们与传统的乡贤不同,因为掌握了最新的知识,既能够给乡村带去新的活力,又能为外部资源的进入牵线搭桥,因而更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起乡村建设运动的梁漱溟先生曾指出:“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在于积极地创造新文化。”这一理念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其实仍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要让乡村积极地创造新文化,离不开年轻知识群体对于乡村的助力。当然,前提是要通过制度与环境的革新,鼓励更多的林炉生留下来,成为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