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不忘初心,踏实推进职教发展

    作者:杨进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7日 14版)
    职业教育的踏实发展,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资料图片

        【头条关注】

     

        编者按:今年,习近平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今天,编发此稿,就是希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继续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来说,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

     

        列宁也曾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

     

        但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肩负培养劳动技术大军的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同等对待,对发展职业教育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在推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拆了东墙补西墙”,不断损伤职业教育发展的元气。

     

        存在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深入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要,没有在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上下功夫,而认为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欢迎的教育,简单地迎合群众子女的升学要求,工作中重普教、轻职教,以普教为重点、以升学为核心,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职称评聘、招生等向普教倾斜,而把职教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长此以往,就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的错位,教育就难以有效满足经济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进而使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受到影响。

     

    培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正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所指出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因此,在规划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我们就必须实事求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铭记上述这样一些重要论断,切忌“超英赶美”式的思维模式。还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创新型国家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事,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许多技术创新只有适应一线生产实际的需要,被一线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所掌握、所应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来,引导各层次职业院校要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坚持以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

     

        面对现实困难和问题,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有力支撑和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就应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世界潮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职业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切实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面对真实问题,攻坚克难谋取发展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期,也面对着真实根本的系列问题。只有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抓住并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促进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坚持增强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在我国,职业教育在稳就业、促公平中直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应当对有这样那样困难或有特殊需要的群体,要提供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基层人民群众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就业创业能力。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内部处于“弱势”地位。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志。而实际上的经费投入不足,始终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同级别普通教育相比仍明显偏低。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不足。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就是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政府为主,进一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切实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真正补上教育体系中的这个“短板”。

     

        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世界经济论坛在《未来工作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工作世界对从业者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十项能力是: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人员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情商,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服务导向,谈判能力和认知灵活性。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要求面前,职业教育存在一系列严峻挑战。例如,由于应试教育的痼疾,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初中重视升普高有望的学生,而把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基本文化程度的学生输送到属于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

     

        更加令人忧心的是,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不够牢固。一些地方和院校出现升学热,热衷追求升学率,甚至举办专门的升学班,以升学考试为导向来设置课程,这就偏离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职教发展活力。我国公办职业院校依然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管理模式,导致政府对职业院校内部管理干预过多,专业设置、教师聘任、经费管理等均由政府主导,政府和职业院校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其实,政府主管部门应支持职业院校建立现代院校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成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建立健全理事会或董事会章程,赋予决策、管理、监督职责,形成多方治理平台,把各利益相关方吸收到学校决策体系中来,并适当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我们应当从治理的视角认真审视校企合作中同样具有主体地位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应该承担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权利,真正出台和落实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激励政策,保护和激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和职教吸引力。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仍不强,这并不是职业教育的错,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技术工人工资总体水平偏低。

     

        2016年10月《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指出:“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

     

        只有真实提高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才能让职业教育有吸引力。

     

        我们还要推动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实现职业资格与学历、学位的等值对应、沟通与衔接,切实形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评价制度。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取消用人和人才流动中的身份、单位、部门、所有制、性别等限制,尽快修改相关政策文件,清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晋升等方面的不合理规定。同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促进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杨进,作者单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