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准确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实质,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
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途径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需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指党组织、党员个人对党内同志,党员个人对党组织的缺点错误及时指出、深入剖析,在原则问题上进行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斗争。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可缺少的武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般政党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过:“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他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解决党内矛盾和进行党内斗争。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有无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处理和解决党内矛盾的根本作风,就是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是共产党人的特有风格。
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本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基础上总结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回首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发展史,我们党就是靠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保持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保持了广大党员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一,使我们党能够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我们党的队伍始终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依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本色,我们极大地提高了全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自觉性,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弘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强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强调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活、越用越有效果。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了新气象。
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要求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有效途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属性。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考验、新危险,解决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的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甚至政治生态恶化的问题,都必须把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和要求落实到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坚持实事求是,真正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说到底还是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利”起来。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之“利”,“利”在时时砥砺,“利”在不断交锋。只有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性和战斗性,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才能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碰撞和砥砺中积极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保证党团结统一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深刻阐明了党性与团结的辩证统一关系:团结是讲党性的要求,讲党性是团结的原则。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是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的团结,是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的团结,而不是表面一团和气的假团结,不是“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更不是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培育,在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不断增强。没有批评就没有团结,没有真正的批评就没有真正的团结。毛泽东同志曾把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就是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进一步团结的目的。事实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党内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从原则上分清是非、从思想深处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同心同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要把公开批评与个别提醒结合起来,把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起来,切实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真正使党内政治生活达到帮助同志、增进团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
加强党内监督的题中之义。“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好、坚持得好,党内监督就有力量、有成效,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好、坚持不好,党内监督就无力、无效,党内矛盾和问题就会滋生蔓延,党的风气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勇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及时扫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不断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污垢和灰尘,有力祛除组织和作风上的弊病,满腔热情帮助那些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的同志,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三、提高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剂良药的能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要发挥好这剂良药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作用,必须对症下药,掌握用好这剂良药的“心法”,这样方能药到病除。
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性。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态度,是对党对事业对人民对同志高度负责的表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监督,能够及时清除思想污垢,保持清醒头脑,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是一种能力,是否敢于开展批评、是否乐于接受批评,能够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较高的领导能力和素养。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每一位党员的义务。《党章》明确规定: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党员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好,从根子上讲是党性原则不强,私心杂念作怪。无论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面临的环境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党员、干部都应自觉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增强自我纠错的政治觉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不能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决心和勇气不能丢,从原则上分清是非、从思想深处凝聚共识。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针对性。问题是“有的放矢”的靶子。坚持问题导向,前提是正视问题,核心是找准问题。问题找得准,批评者有底气,被批评者才能服气。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切中要害。对问题决不能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更不能文过饰非、遮遮掩掩。坚持问题导向,关键是解决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对待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搞无原则的纷争,要拿出可操作、可监督的整改措施、对策建议,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要注重解决问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从问题中反思自身工作和领导责任,把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敢于动真碰硬,提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实效性。习近平同志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动真格。”“动真格”就是“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就是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思想和行为受到“洗礼”,真正达到互相帮助、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效果。要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于自我解剖,敢于自揭伤疤、自戳痛处,不惧脸红心跳,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以及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
完善制度规范,实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长效性。科学有效的党内生活制度安排,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着眼于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谈心谈话、民主评议、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根据新的实际,发展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这一党内有力“武器”不间断、可持续。要着眼于建立健全推进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的制度体系,在领导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套开展积极健康思想斗争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