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进行时】
“今年全县没有一起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江苏省泗阳县建筑工程管理办公室监管科主任李峰告诉记者,2016年,泗阳建立起建筑工人工资支付“一卡通”制度,工资统一由银行打给工人,有效解决了工资拖欠问题……泗阳县的做法仅仅是江苏省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江苏创新监管办法,为83万农民工追讨回29.67亿元工资,新举措让1800多万农民工吃下“定心丹”。
每逢岁末,农民工讨薪便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却仍有一些农民工拿不到辛苦钱。农民工讨薪究竟难在哪儿?江苏是如何做好制度性监管、保障农民工按时按数拿到工资的?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普法教育
——法律维权唱主角
“农民工法律意识低,不会使用维权手段,是讨薪难的重要原因。”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总队队长周传业说,今年11月起,江苏各地开始在工地、广场等农民工密集的场所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现场宣传咨询,教农民工用法律维权。
“我老家是安徽的,跟着包工头来无锡打工。前年因为工程款拖欠,少发了我们一个月的工资。”陈建华扬了扬手里的宣传单说,“今年看过宣传单,再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怕了,去哪个部门维权这上边写得清清楚楚。”11月16日,在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广场上,咨询台前围着许多像陈建华一样的工人,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页,一边详细解释上面的法律条文。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农民工愿意学法用法的前提。为此,江苏行政司法联手打击欠薪“老赖”。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已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55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10件。追发农民工工资4.07亿元,惠及7.53万农民工。
化繁为简
——维权成本一降再降
“没想到只打了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看着到手的工资,王庆兵和伙伴们兴奋不已。今年11月,王庆兵所在的工程已经结束两个月了,项目经理却拖着不肯发工资。听说拨打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专线12333可以帮忙讨薪,王庆兵便试着拨通了电话。没想到第二天,经理就对工资数额进行了结算,并出具工资欠条,承诺10日后将工资支付完毕。10天后,王庆兵如愿拿到了血汗钱。
劳动者工资得不到保障,可以先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这套程序走下来往往要花费几个月。高昂的维权成本让人望而却步,不少农民工为了不耽误挣钱,往往会绕过这些程序,而诉诸极端的讨薪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江苏创新维权机制,率先建成全省联动的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平台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对欠薪案件进行协同办理和全程监督。
“只要遇到欠薪问题,农民工兄弟们均可通过网络、手机终端和12333电话进行维权,并可自主选择调解专家,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省联动受理’。”周传业告诉记者,目前江苏省四成以上的欠薪案件为异地举报投诉,欠薪争议“半日受理、十日办结”,当事人满意率达95%以上。
黑名上榜
——欠薪企业有责难逃
今年,江苏一家公司在申报省级现代化服务业(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时,被告知其公司在2013年因拖欠员工薪水等问题,曾被当地人社局作出行政处罚。正是这个信用污点,让该公司的项目申报流产。
企业拖欠薪水违法成本低,是农民工讨薪难的重要原因。江苏推行“黄橙红”三色预警制度,对不同欠薪风险的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强化跟踪服务、专门指导和定点帮扶。通过此举,江苏省强化日常监管,主动监察9.33万户用人单位;调处劳动关系矛盾纠纷1.9万件,成功率高达93.3%。
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多部门联动惩戒机制,会同信用厅、住建厅等部门出台《建立严重欠薪失信行为联动惩戒机制的意见》,对拖欠劳动者工资、拖欠工程款的用人单位,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并在资质评定、市场准入、招投标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等方面进行限制,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此外,今年8月江苏省还出台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8年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与工资专用账户管理。这意味着建筑工人的工资将迎来“月结时代”,农民工讨薪难题也会得到根本解决。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申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