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9日 星期五

    脱胎于工业污染区的河湖春色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周艺珣 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9日 11版)
    麻涌镇为发展旅游开发的“花海漂游”项目,游客坐在“花船”上惬意地畅游于“花海”之中。陈剑明摄/光明图片

        【美丽中国万里行】

     

        广东省东莞市以“国际制造名城”的美誉名扬海内外,对于其联合国环境署认可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人们却鲜有知晓。殊不知,东莞拥有19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1200多个公园和广场、956公里绿道,森林覆盖率达到37.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85平方米……

     

        近日,记者随“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团来到东莞市麻涌镇,见证了华阳湖湿地从污染区到生态旅游区的蝶变。

     

        “河涌川流密布,古榕蕉林点翠。”麻涌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的水乡片区,珠江三角洲黄金腹地。这里平原辽阔、蕉林遍野、鱼米飘香,保留了浓厚的岭南水乡特色。

     

        “没来过东莞的朋友以为东莞到处都是工厂、烟囱、道路,不会想到东莞的生态原来这么好。走几个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你对东莞的印象会大为改观。”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笑言。

     

        果不其然,随着游船慢慢驶入华阳湖湿地,视野逐渐开阔,远近美景尽收眼底——河岸两旁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成片的美人蕉、荷花、鸢尾娇艳如画……

     

        “漂亮吧?以前这里可是没有湖泊的哦,2013年才挖出来。”麻涌镇党委委员张勇的话打断了记者沉醉于美景中的思绪。“过去这里是麻涌镇的重污染区,分布有多个排污严重的工厂,河水污臭、垃圾淤积,下大雨时河道易内涝,再加上水体污染,两旁的香蕉黄叶病发病率高,农民种植生产积极性不高。于是,农民就将土地出租给养殖户,结果,禽畜粪直排河涌,部分丢荒失管的农地被当作垃圾回收场……”

     

        无情的现实迫使当地政府痛定思痛:一定要将污染区整治成旅游区,还这片土地以应有的面貌。通过清淤疏通河涌,截弯取直河道,绿化美化河岸,这片污染区被设计、改造为兼具水利、生态、旅游功能的华阳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年来,共计清淤165万立方米,种植花草30多万平方米、树木3.6万棵,放养鱼类3200多万尾、鸟类2000多只,全镇建成水上绿道35公里、岸上自行车绿道42公里。

     

        “如今,华阳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水质从劣Ⅴ类恢复到Ⅳ类,抽检合格率达100%,已消失多年的本土麻虾、弹涂鱼、白甲鱼都重现华阳湖。”张勇骄傲地说。

     

        就这样,华阳湖湿地实现了从重污染区向生态旅游区的华丽转身。自2015年以来,这里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民营资本投资2.7亿元。

     

        麻涌镇镇长黄桥法告诉记者,2013年,麻涌镇向东莞市委市政府申请,将华阳湿地片区纳入东莞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示范项目,以打造融防洪排涝、生态修复、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于一体的生态湿地旅游区。“为了不让严重的工业污染拖后腿,我们成功倒逼全球最大保险粉生产企业中成化工停产,并关停协忠电镀城全部17家企业;对全镇121家‘两高一低’企业实行全面整治和引导退出;将华阳湿地片区内的污染企业全部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引进阿里巴巴、珠三角汽车博览中心等优质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华阳湖湿地尚未开发前,麻涌镇麻三村的萧嘉裕一家的生计以种植香蕉为主,兼营运输,六口人年收入约六七万元。现在,萧嘉裕是“花海漂游”旅游项目中的一名驾驶员,一年能挣到4.8万元。“工作环境好了,收入也多了,当然很开心。”谈到现状,他满意地说。

     

        (本报见习记者 周艺珣 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