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9日 星期五

    环境教育:是责任,更是信念

    作者:李军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9日 11版)
    2016年6月2日,安徽省亳州青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校园里展示“环保时装”。刘勤利摄/光明图片

        “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要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由之路。

     

        然而,意识的转变、价值观的树立和环保行为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环境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一份热情,更需要一份坚守。

     

    保护环境从转变意识开始

     

        20世纪末,我国学者预言“21世纪是环境教育的世纪”,理由是“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而做好环境保护关键在于环境教育”。

     

        作为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反思的产物,环境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环境教育能够使人们重构价值理念,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唤起人们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经济活动,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环境,让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

     

        研究证明,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成果,主要源于建立起广泛的民众基础,激发了民众在这方面的巨大潜力——显然,民众的关注和支持主要来自国家和社会对于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至今,环境教育在全世界受到高度重视。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方式在中小学教授相关知识,包括在学科教材中渗透、整合大量环境教育内容,以形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培养具有综合环境素质的现代民众。环境教育开始融合到各学科中,成为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调查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群体的环境意识存在明显差异,环境保护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例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仍然严重,“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少数人治污多数人排污”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显然,这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要改变人们目前不环保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激发公众的环保热情;而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必将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能动力量。

     

    环境教育是“慢”的艺术

     

        环境教育致力于传授知识、培养意识、改变行为,而人的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何其难也。

     

        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环境,需要长期不懈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不能指望通过一两场宣传活动或者几堂环保课程就能达成目标,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长远规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唯有如此,环境教育的功效方能显现,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才能得到推进。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在他看来,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遵守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1万小时是什么概念?假设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工作5天,那么至少需要5年时间。

     

        环境教育需要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环境教育既要关注一时结果,更要着重长远实效。这些都需要环境教育工作者的真情与坚守,甘心埋首做辛勤的园丁和精雕细琢的工匠。可见,环境教育必定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付出真心、耐心的等待。一如渴望丰收的农民,躬身桑田,悉心照管,把对丰收的渴望融于等待与期盼,最终换来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环境教育亦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久久为功的韧劲和驰而不息的精神是成就环保事业的基石。

     

    环境教育任重道远

     

        环境教育需要坚守,除了由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外,还在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全社会教育发展水平、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等。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突出因素——与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相比,接受过较好教育的群体的环境意识往往更高一些。

     

        当前我国学者对环境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但相比发达国家,仍然相对落后,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有局限。从现实来看,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颇多,如缺乏对环境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对诸多基本理论问题的总体研究和把握尚不够,仅仅局限于对环境教育个别问题的专门探讨,多属于浅层次的论述,缺乏力度,环境教育研究的理论根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环境教育任务重、责任大,构建我国的环境教育理论和规范体系,应在大胆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尊重、珍惜、发掘和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伦理资源,使之契合进现代生态文明中,使环境教育在内容现代化的同时,又具有本土化的优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