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2日 星期五

    大爱铸就赤子丰碑

    ——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上)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汪子怡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2日 01版)

        【时代先锋】

     

        青松挺立,百合无语。苍松翠柏掩映的武汉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镌刻了第1304个名字:沈因洛。

     

        这位96岁逝去的老者,17岁弃医从戎,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百团大战”和中原突围,曾任武汉钢铁公司经理、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

     

        没有照片、没有生平、没有墓地。他厚重的一生,浓缩成纪念碑上小小的3个字,永远诉说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壮阔的情怀和无尽的奉献。

     

    纯粹的人:用毕生担当诠释什么是忠诚

     

        求真、较真、务实,接触过沈因洛的人都有这种强烈的感受,这是一个纯粹的人。

     

        对于革命战争年代,沈因洛曾经这样动情地回忆:“党指挥枪,党指到哪里,我就冲到哪里!”

     

        和平建设与改革开放时代,这种纯粹一以贯之,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让秘书给他念中央一号文件。

     

        1961年,沈因洛临危受命赴武钢工作。

     

        “一接到通知,他春节也不过了,卷上行李就走,把我和孩子留在了广东。”沈因洛的夫人曹俊敏说。

     

        为尽快摸清厂情,他争分夺秒,像陀螺一样,从一个车间到另一个车间连轴转,秤砣一样扎实地沉入基层。一连几个月,他都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从41岁到61岁,沈因洛把大好的年华献给了武钢,他带领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排除万难,塑造了武钢人引以为自豪的“黄金时代”。

     

        无论工作还是离休,他每年都安排大量时间赴基层调研。为了搞清楚国有农场的情况,80多岁的他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有农场,一年内在外调研120多天。“9月5日,早上6时40分……白菜批发0.2元/斤,零售0.4元/斤;辣子批发0.8元/斤,零售1.6元/斤……”这是离休后沈因洛工作笔记的一段,像这样的笔记,他记了22大本。

     

        他对基层一些大的建设项目、省的规划、国家的战略布局了然于心,他总要想办法亲眼看看,发现与报道不符的地方,总要追根究底。“2013年,他93岁了,为了核实报纸上沼气利用的一个数据,还专程去省农业厅调研。”秘书陈明说。

     

    铁面如钢:在规矩面前没有“通融”二字

     

        外孙女燕燕是沈因洛的掌上明珠,深夜坐飞机回武汉看外公,想让车接一下,他也不开这个口。燕燕至今还记得外公的话:“车是公家配给外公工作用的,不是咱家私车。”

     

        规矩和原则,是沈因洛不能触碰的底线,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通融”二字。

     

        当年,武钢有大量招工提干机会,但他的夫人、女儿从没有得到过任何照顾。老武钢人感慨地说:“他们家从没倒卖过一吨矿石、一根钢材。他对家人的要求比对其他职工更严格!”

     

        他和每任秘书“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搞歪门邪道,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插手工程建设和人事安排。

     

        对于这样的老者,一束鲜花就是最好的景仰和缅怀。他一手扶助起来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创始人余毅解释说:若送慰问金,以沈老生前的标准和要求,他的家人是会断然拒绝的,同时对沈老的在天之灵也是不敬的!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批示:深入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大写的爱:以赤子情怀报答养育恩情

     

        无论到哪里,人们都把沈因洛当成贴心人。“为什么大伙跟他感情这么深?因为他跟群众感情深,把职工的事儿看得特别重!”武钢原副经理胡锡三说。

     

        许多武钢人还记得,沈经理经常和职工一起挤通勤车,在车上和大伙一道商量解决交通拥挤的方案;记得他一家一家深入街坊走访,深入体会、实地解决职工的用水困难……

     

        对革命老区,沈因洛有一种特殊的牵挂。从电视上得知他去世后,因伤致残的红安县七里坪镇72岁的闵新洲,直抹眼泪:“沈老的资助是雪中送炭,帮我渡过难关。”去年,获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抗战老兵沈因洛当场要求,将慰问金捐给红安困难群众。闵新洲是获得资助的一位。

     

        沈因洛的遗物中,各类捐款票据106张,金额达到14万多元。离休后他定下规矩,每年拿出一个月工资,分别捐给慈善总会、残联、老促会、“希望工程”和“春蕾行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他总在第一时间捐钱捐物。每次捐赠,他都十分低调,许多群众获得捐赠后,还不知道沈因洛是谁。

     

        而他自己一生节俭自律,两袖清风。一件样式老旧的夹克,已陪伴他40年,袖口、领口都已磨破,却是他多年出席会议、接待领导来访时的“门面衣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沈因洛许多日记的扉页,都摘录了这一诗句。在泛黄的纸张上,还有这样的话语:“在延安时期,老区人民用麦麸、黑豆养育了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忘了老区人民!”

     

        “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一生不写回忆录、不接受个人专访,但沈因洛的公仆情怀和人格魅力,他对信仰的忠诚、坚守和践行,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网络上、陵园中,无数的人们都在悼念、追思。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说:沈因洛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元素,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沈因洛用青春、热血、生命,用他所有的一切,点亮薪火,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