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召开首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了《渥太华宪章》,开启了健康促进新时代。30年后的11月21日,以“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为主题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海开幕。
这是联合国将全球发展目标从“千年发展目标”转向“可持续发展目标”后首次召开的健康促进大会,也是全球首个健康促进工作纲领性文件《渥太华宪章》发布30周年。世界卫生组织希望能据此确立新的目标纲领和使命。大会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呼吁在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促进健康,为全球健康治理规划新方案。
“健康和福祉对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健康作为一项普遍权利,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资源,是所有国家共享的社会目标和政治优先策略。”《上海宣言》呼吁,各国政府承诺将健康促进融入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上海宣言》强调,健康是任何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标志之一,健康使城市对全体居民而言更包容、更安全、更有活力。
在解读“健康城市”的提法时,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强调:“健康城市本身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项运动,是每天持续改善,培养健康素养。同时,还需要多部门合作,比如说道路建筑、学校、公共场所设计都要考虑。”他说,中国很多城市都已参与其中,这些城市正在转型为健康城市。
在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柴斯洛夫看来,此次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已成为国家层面、政府层面的一个战略问题,越来越高层的领导人开始重视健康,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而中国在此方面作出了榜样。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告诉记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工作,把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优先的位置,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理念。以农村和城市的社区为重点,大力开展统筹城乡的医疗服务,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目前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在快速提升。面对未来,中国政府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颁布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通过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来努力实现规划所制定的目标。
如今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6.3岁,主要健康指标提前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用相对较少的投入,较好地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健康问题。面向2030年,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大幅提升健康服务能力,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作为《渥太华宪章》的主要起草者,《上海宣言》的重要起草人之一,瑞士日内瓦国际和发展研究员客座教授齐克布什说,《渥太华宪章》更多聚焦的是国家政策,而今已是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做健康政策决策只会影响自己一个国家——人流、物流、经济流让各国卫生政策联系在一起。“各国都已将健康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块,我们已经进入新的公共健康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健康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健康成为一种政治选择。各国政府要有勇气去迎接挑战。”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魏娜)